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67%受訪市民不滿意港鐵現時的票價調整機制。(資料圖片)
1/2
港鐵正與政府商討票價調整機制,有政黨就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訪問約1000名市民,有67%受訪市民表示不滿意或十分不滿意現時的票價調整機制,63%市民認為票價調整機制應加入「利潤指數」以穩定票價,另有61%市民認為港鐵應該調整現時的利潤分享水平。
公民黨於上月13至20日訪問了1002名市民,發現分別有33%及34%受訪市民表示不滿意及十分不滿意現時的票價調整機制,63%市民認為機制應加入「利潤指數」,61%市民認為港鐵應調高現時2%的利潤分享水平。
對於港鐵服務延誤的罰款制度,有59%市民同意或十分同意應收緊制度,由現時延誤31分鐘開始計算,改為由延誤11分鐘開始計算罰款。另有60%市民表示不滿意或十分不滿意政府監察港鐵票價的表現,62%市民表示同意或十分同意政府回購港鐵,成為單一股東去決定票價。
該黨陳家洛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市民認為票價機制應作出修改,應根據利潤調整票價加幅,又批評現時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搵笨」,一直只加不減。該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就指,港鐵去年全年至今年1月列車延誤事故多達114宗,超過31分鐘有8宗,惟現時機制下延誤少於31分鐘的卻「一蚊都唔使畀」,認為有關機制需要改,港鐵董事花紅應與罰款掛鈎,以體現問責。
另一議員郭家麒就指,現時住在偏遠地區的市民來往市區的車費最貴,惟該些地區如東涌等,多為公屋區,港鐵以里程去計算車費,等同是懲罰低收入而住得偏遠的人士,建議港鐵倣效外國,以區域去計算票價。

譚文豪(左)認為港鐵董事花紅應與罰款掛鈎,以體現問責。(馮惠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