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DSE中文死亡之卷不再 教師指試題淺易掌握

    201704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一及卷二今早開考。(洪業銘攝)
    1/2
    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卷一及卷二今早開考,卷一素來有「死亡之卷」之稱。但有資深中文科老師指,卷一試題比去年淺,亦是歷屆試題中最易掌握,認為「死亡之卷」不再死亡。
    中文科卷一選用台灣作家劉裘蒂在大學時期的作品《跑道》以及清代文學家俞長城的《全鏡文》。中學中文科主任陳匡正指,兩篇文章的寓意淺白,而且《跑道》一文,是作者學生時期作品,與考生的心路歷程接軌,「真係考到學生嘅語文水平,而唔係考人生歷練」。至於《全鏡文》亦比以往文言文篇章的篇幅較短,考生容易掌握。她續指,今次考評局選文比較冷門,在考評角度會較公平,「考生較難貼中題目」。
    至於卷二寫作,她認為題目顯淺,預計要以考生文筆、修辭分高下。第一、二題的發揮空間大,不易離題。而第三題議論文要求考生「談憤怒」,考生或會花太多篇幅講憤怒事件,有機會離題,變成記敍文。她預計,考生在中文科取得合格並不難,但要5**和5*之間分高下會有難度。
    另一名資深中文科教師王美琪亦認為,卷一相比去年《紅心蕃薯》談及濃厚鄉土情懷,今年《跑道》一文的取材較貼合中六學生,而題目直接淺白,有不少提示,而拆分細項頗多,可以減少考生連環失分情況。就《全鏡文》一文,王美琪亦指該文有故事性,題目亦有不少提示,認為程度適合中六學生。
    卷二方面,王美琪認為三條題目的題型熟悉,同樣容易掌握,預計會按考生的閱歷、眼界、立意、表達準確分高下。就第三題「談憤怒」,王認為考生離題機會不大,但考生不宜只單述憤怒的壞處,而要論述怎樣的憤怒才是好事。
    陳匡正指今次考評局就卷一選文比較冷門,在考評角度會較公平。(洪業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