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中大招300初生B追蹤大腦認知 識別語言障礙

    香港時間
    2017年04月18日(二) 16: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大研究團隊會以腦電波監測器(EEG)監測其腦幹對高低音的敏感反應等數據。(戴碧怡攝)
    1/2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獲何鴻燊博士醫療拓展基金會贊助1190萬港元,就小朋友語言發展問題,展開縱向發展研究。中文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黃俊文教授表示,將招募300名初生嬰兒,追蹤他們由出生至5歲期間的大腦、認知及語言發展,以識別影響兒童學習、認知及語言發展及障礙的因子,有助及早干預及治療。
    黃俊文表示,過往診斷的標準中,1歲的小孩應可說出單字,2歲時可以認識多個單字,並嘗試將單字串連,幫助表達。但他發現,幼童往往出現語言發展滯後的徵狀才介入治療:「有冇辦法可以盡快預測到佢有發展障礙的可能性?」研究團隊今次希望找來300個足月出生的健康嬰兒,包括紀錄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以腦電波監測器(EEG)監測其腦幹對高低音的敏感反應等數據,分析嬰兒如何憑高低音接收訊息、以及語言高低音對學習的影響等,從而想辦法盡早估計嬰兒長大後有語言障礙的機會有幾大。
    黃俊文指,過往甚少相關研究針對分析以中文為母語的小朋友,台灣曾有相關研究但屬小型研究。他希望可從研究得出治療的黃金時間。
    黃俊文希望可從研究得出治療的語言障礙的黃金時間。(戴碧怡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