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大2博士生遇電騙失近200萬人仔。(林嘉嘉攝)
1/5
電騙案內地高材生頻頻中招,中大2名博士生被呃近197萬元。一名29歲中大工程系內地男博士生,早前收到冒充入境處電話,指他干犯刑事罪行,要求他登入一個虛構網站輸入內地銀行戶口資料,男生被套料後戶口內74萬元人民幣不翼而飛。另一名24歲內地「富二代」,同樣是中大博士生,日前接到假冒官員的騙徒來電,即向父母借200萬人民幣,將其中100萬元匯至自己內地銀行帳戶,結果被騙徒全數提走。
遇騙的姓李(29歲)男生,由內地來港到中文大學進修工程學科的博士課程。他早前接獲一名陌生男子來電,對方冒充入境處職員,指他涉嫌干犯刑事罪行,其後將電話轉駁到另一名自稱是內地執法人員的男子,對方要求他登入一個網站輸入內地銀行戶口資料,作調查之用和證明清白,李信以為真照做。其後,李發現戶口被人提取74萬元人民幣(約84萬港元),始懷疑遇上「電騙黨」,昨午5時許在沙田正街21至27號住所報警求助。警方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處理,交由沙田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另一名24歲男生,去年8月由內地來港攻讀中大博士課程,據了解,其父母在國內開廠,家境富裕。他上周六(15日)接獲一名陌生人來電,對方自稱內地官員,指事主涉嫌干犯刑事罪行,要求他前往內地開設銀行帳戶,以自簽擔保和協助調查事件。其後,有人要求他繳交「保證金」,事主不敢怠慢,為求「湊夠數」,他向父母借200萬人民幣(約226萬港元),翌日(16日)就到深圳將其中100萬元人民幣(約113萬港元),匯款至其內地銀行帳戶,及後發現錢被提出走,始知被騙,今午到警署報案。
中大發言人表示,就防範電話及網上騙案有積極的宣傳及教育策略,包括為外地來港新生安排防罪講座,並邀請警務處防止罪案科作專題講解,提醒他們小心提防騙案等。此外,大學亦於校內宿舍、餐廳及圖書館等公眾地方,張貼由警務處提供的電話及網上騙案海報。大學亦會發電郵予學生,提醒同學不要輕信不明來歷的電話或電郵,並切勿隨便透露個人及戶口資料或轉賬到第三者戶口,如有懷疑應立刻報警求助。
近日電騙案受害人大多為「年輕」及「學歷高」,根據警方數字,今年首季共127宗有損失電騙案中,以30歲以下最多,有41宗個案,佔整體三成三;其次是30歲至40歲,有21宗個案,佔整體一成七,其中有高中和大學以上程度的人士是損失金額最大的一群,高中程度受害人的損失金額約2000萬元,有大學以上學歷受害人的損失數字為1300萬元。「假冒官員」是電騙案騙徒最「賺錢」的手法,首季共騙走3700萬元。

警方關注近期電騙案受害人有年輕化趨勢。(資料圖片)

警方曾破冒充公安部的電騙案,檢獲一批證物。(資料圖片)

中國公安部聯同西班牙警方在馬德里及巴塞隆拿等地搗破針對以中國人為詐騙對象的電騙集團。(資料圖片)

曾有涉及電騙案的女疑犯被警方拘捕。(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