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建電梯接龕場不實際 東區區會斥政府武斷

    香港時間
    2017年06月13日(二) 16:5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計劃在柴灣歌連臣角道華人永遠墳場附近,興建骨灰龕場。(東區區議會文件)
    1/2
    柴灣半山歌連臣角道擬建可容納2.5萬個龕位的公營骨灰安置所,並會於新廈街興建一條有蓋扶手電梯往返,作為主要人流通道,食物環境衞生署指,扶手梯每小時載客量可達4800人次,估計新增人流高峰時只及可載量一半,強調不會對交通構成負面影響。不過,東區區議會質疑拜祭人流只於春秋二祭出現,長期營運電梯除了不符成本效益,亦有安全穩憂,指建議3年前已獲區議會支持,但政府於設計上一意孤行,將區議會置於尷尬境地。
    早於2014年已獲東區區議會支持的龕場建議,設計方案今午交由轄下食物、環境及衞生委員會討論,一眾區議員均批評方案無視意見,未有以擴闊周邊的新廈街、連城道及環翠道應付潛在人流。東區區議會副主席趙資強形容設計不倫不類:「非常尷尬,邀請完我哋實地視察,但就完全冇聽意見!咁我哋仲支唔支持好?」主席黃建彬亦炮轟現方案「只係一句冇問題」,卻未有數據等實際研究支持,質疑春秋二祭新增的10萬拜祭市民「全部靠扶手梯上」是不切實際。
    食環署高級總監(公眾骨灰安置所項目組)許輝榮則回應,該扶手電梯全程需時6至7分鐘,是應付龐大人流量的有效設施,可載客量是潛在新增人流的兩倍之多,可同時供現有拜祭人士使用。春秋二祭有需要時,新廈街亦可實施單向行車配合,而一上一落的扶手電梯若出現故障,亦有樓梯應急。
    東區區議會今午續討論柴灣龕場設計方案。(林嘉成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