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長期服用「質子泵抑製劑」或增加患胃癌風險。(吳艷玲攝)
1/3
大部分港人生活壓力大兼食不定時,容易患有胃酸倒流等胃病,有服用胃藥習慣。惟香港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常見用於治療胃酸倒流及胃潰瘍的藥物「質子泵抑製劑」,長期服用或增加患胃癌風險,服用該藥物達1年,患胃癌風險比一般胃病患者多4倍,服用達3年或以上,風險更增7倍。
香港每年約有1000個胃癌新症,當中逾半數人因此而死亡,死亡率高。胃癌成因絕大部分源於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香港約一半人口是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質子泵抑製劑是全球最常見用於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其中一種藥物,香港最常用的種類是「泮托拉唑」(Pantoprazole),去年處方量達160萬。
港大醫學院跟進醫管局2003至2012年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63,397名患者,平均觀察期為7.6年,此期間有153位患者患上胃癌。在所有研究對象中,有5%人服用質子泵抑製劑,其餘則沒有。結果發現,每周服用至少一次的人,患上胃癌風險是比沒有服用的人多1倍以上,每日服用的風險更增加4倍,服用3年的話風險更多7倍。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梁偉強表示,雖然上述研究證實服用質子泵抑製劑時間愈長患胃癌風險愈高,但這仍屬觀察性研究,並未充分證實兩者因果關係。團隊亦不反對質子泵抑製劑在臨床治療上的恰當使用,因此藥十分有效治療胃潰瘍及胃酸倒流。他又指,此藥屬醫生處方藥物,一般是較嚴重病人服用,用藥時間一般是6至8周,副作用不大,至於一般消化不良則不需要服用此藥。

香港最常用於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種類是「泮托拉唑」。(吳艷玲攝)

梁偉強指質子泵抑製劑屬醫生處方藥物,一般是較嚴重病人服用。(吳艷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