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Dr.東:寒風來襲成晚咳?按穴配食療可遏止

    201801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宋振基介紹兩款冬日止咳湯水。(關琛詩攝)
    1/6
    冬天轉季,夜咳經常來犯,不少人因日間咳嗽徵狀不明顯而不加理會,但每晚躺上床後開始咳不停,半夜三更想盡辦法止咳,卻往往難奏效。若然服喉糖、狂喝多杯暖水後,喉嚨仍痕癢得徹夜難眠,可嘗試按照中醫師示範,在睡前按壓背部和喉嚨穴位,有即時止咳平喘之效,配合食療並戒吃橙、柑、瓜菜湯等性味寒涼食物,擺脫一覺「咳」天光的噩夢。
    註冊中醫宋振基指出,冬季寒風來襲,令喉嚨容易乾涸,加上氣管接觸冷空氣後容易收縮,尤其晚上入睡後體溫容易流失,令咳嗽問題頻頻來犯,形成「夜咳」。咳嗽可分為乾咳和痰咳,痰咳又可細分熱咳和寒咳。熱咳多因感冒未清,咳嗽時帶有黃綠色的痰,常伴有舌頭及脷底泛紅等燥熱徵狀;寒咳多發於敏感體質,痰液呈白色或透明狀,例如鼻敏感患者因鼻水倒流,刺激喉嚨而引發咳嗽。
    夜咳患者在清晨和晚上咳得尤其厲害,故睡前應倍加注意頭丶頸保暖,不能吹風,背部和前胸亦不容失守。宋振基指出,位於背部上方、靠近頸椎的「定喘穴」有宣通肺氣的功能,體質虛寒人士可用暖水袋熱敷,有止咳平喘功效。若未見好轉,可用拇指按壓靠近喉嚨下方,位於兩邊胸鎖骨關節中間凹陷的「天突穴」,有即時止咳功效,每次按壓10秒,可按需要反覆按壓多次。
    飲食方面,多汁帶酸甜味的香橙丶柑桔丶西柚,雖能為乾涸喉嚨暫時帶來滋潤,有化痰之效,但性味寒涼,容易令喉嚨受刺激,反而愈吃愈咳。即使經烹煮的「燉橙」,亦沒有坊間所稱的「鎮咳」功效。此外,瓜菜湯丶涼茶丶沙律亦屬寒涼食物,少吃為妙。
    相反,生薑等性味帶溫性食材具驅寒功效,適合夜咳患者打好底子。宋振基推薦「紫蘇紅糖湯」和「北沙參麥冬湯」兩款性味平和的寒冬潤肺湯水。紫蘇葉能疏風緩減鼻敏感症狀,減少因鼻水倒流引起咳嗽。北沙參丶百合丶麥冬有潤肺作用,主治無痰的乾咳。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宋振基說,從中醫角度,咳嗽除與氣管和肺有關,不同類型咳嗽徵狀亦有機會反映身體其他毛病。例如一些有持續胃酸倒流丶服用降血壓藥丶長期病患者,亦可引起咳嗽。久咳持續兩個月者,應盡早求醫做X光檢查,排除其他病因,切忌自行亂喝涼茶和中藥。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
    按壓天突穴有即時止咳功效。(高嘉業攝)
    熱敷背部上方丶靠近頸椎的定喘穴附近四周有助宣通肺氣。(高嘉業攝)
    有咳嗽者忌吃橙丶柑桔丶西柚等性味寒涼水果。(高嘉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