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物理治療師勁缺人 團體轟政府卸責拒增學額

    香港時間
    2018年04月08日(日) 12: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物理治療師協助病患進行各種復健療程。(資料圖片)
    1/2
    政府去年公布醫護人力檢討報告,推算物理治療師在2030年短缺人手近千人。團體「物理治療起動」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未有善用盈餘,增加物理治療師的資助學額,將培訓人才責任推卸到自資院校,促請政府增加資助學額,改革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及另設「課程認證委員會」審批新課程及設認證,監管課程水平。
    現時提供政府資助的物理治療學學額只有理工大學,下學年學額亦只由130增至150個。團體認為,150個學額遠低於市場需求,人力資源追不上發展,變相將責任推到自資院校,而團體同時關注,自資院校課程雖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審批,但不等於可得物理治療管理委員會的專業認可,令學生完成課程後未必可註冊執業及入行,造成人力資源浪費。
    團體解釋,現時物理治療管理委員會審批課程的註冊規例只適用於理大的學位,針對自資院校的註冊準則及條件欠缺透明度,如師生比例、教師資格均無公開列明。團體要求政府增加資源,全面改革委員會的條例,以提高委員會的公信力,同時設獨立運作的課程認證委員會,負責審批理大以外的新課程,並公開評審準則,包括實習時數、教學配套等。
    物理治療起動發言人列明慧認為,長遠政府資助學額應增至200個才可應付需求。另一發言人馬滙樑表示,上月曾約見物理治療管理委員會主席蔡永忠,引述蔡指目前仍就課程認證委員會物色成員,暫時未知成立時間。馬對此感失望,因有自資院校的課程將於9月開學,擔心再次出現學生在畢業後仍要等待專業註冊的問題。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補充,現時自資院校需開始課程後,才可通知委員會及等待審批專業資格,導致過去有自資院校的畢業生完成課程後仍要等待相關資格審批。他認為,應改革專業審批的程序,在院校開學前先就配套,如師資、學生人數等作初步審批,課程途中再作審核,以確保課程合資格得到專業認可。
    團體批評政府未有善用盈餘,將培訓物理治療師的責任推卸到自資院校。(何青霞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