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綠色先鋒:「物」生鄰里情 棄布舊衣再造

    2018062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回收布料加上無窮創意,可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小擺設。
    1/8
    衣服舊了就只可以丟掉?有社區團體從將倒閉的製布廠回收大量布料,加上各類回收物資,開辦不同手作班,將棄布舊衣升級再造。工作坊的導師均為基層婦女,她們可以發揮所長,又可與街坊聯絡感情,十數人圍桌而坐,談天說笑之間,一件件趣味小物在手間誕生,一同度過輕鬆愉快的下午。
    四四方方的泡棉上劃一刀,插上一支雪糕棍,配合五顏六色的布碎、棉線、閃石和毛毛球等,加上創意隨意組合,造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可愛公仔。誰又會想到堆積滿枱的手作物資,統統都是原要送往堆填區的廢物?
    「棒棒織工作坊」的物料均為人棄我取之物。不少本地的紡織業廠房結業時,大量完好無缺的布料或衣物即被棄置,造成大量浪費。仁愛堂彩虹社區綜合發展中心從這些廠房回收大量免費布料,搞搞新意思升級重生,延續物件生命。
    「其實我整畀佢哋(參加者)睇嘅樣版係好簡單,最後好多人都整得靚過我!」手作班導師Winnie一臉靦腆地說。她退休後成為全職家庭主婦,閒時喜歡上網搜尋手作教學影片,與擁有相同興趣的丈夫Denny一起研究,二人更成為手作興趣班導師。
    他們有感生活中很多物資未能物盡其用,「棒棒織工作坊」正好讓他們發揮所長。Winnie笑言:「做棒棒織嘅底座係包裝傢俬用嘅包裝泡棉,其他冷線同布碎都係執返嚟,唔使花錢就可以搵到啲嘢同街坊玩吓,好過啲嘢用都唔用就浪費咗!」她舉例,日常生活中不難實踐創意減廢:「只要肯花啲心思,屋企嘅衫舊咗唔一定要掉,可以諗吓點樣改,如舊咗嘅牛仔褲可以拆做玩具或者手袋。」參加者Reiko亦大呼好玩:「朋友推薦我來參加,可以整到有自己風格嘅作品好有滿足感,一定會叫身邊的人都試下環保再造嘅樂趣。」
    有統計指港人平均每年丟棄11萬噸衣物,相等於每分鐘丟棄1400件T恤,但回收率連年下跌,只有不足半成,大部分衣物最後都逃不過送去堆填區的命運。不少人認為回收再造麻煩又困難,Winnie卻認為,最難的只是開始第一步:「就好似我搞手作班咁,好多街坊開始嘅時候聽到要拎起支針都耍手擰頭,但係只要佢哋肯坐低落手做,往往就會停唔到手!其實做吓手工係好開心,見到佢哋完成自己嘅作品,我都好有滿足感。」
    為提升社區人士的環保意識,仁愛堂彩虹社區綜合發展中心開展為期一年半的「環保織造縫補寶」手作文化計劃,計劃由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與環境運動委員會贊助,連串活動均以紡織物為主題,鼓勵社區人士反思衣物棄置的嚴重情況。社區中心發言人指,希望更多街坊,尤其基層婦女能夠在活動中發揮所長,同時能在生活中實踐環保。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j16mcF
    「棒棒織工作坊」的參加者和導師不單將舊物升級再造,更可聯絡街坊情誼。
    參加者Reiko指參與手作十分有滿足感。
    用來製作棒棒織的物資均為回收廢物,如布碎、棉線、閃石和毛毛球等。
    參加者心思十足,製成的小擺設美輪美奐。
    工作坊導師Winnie指出,生活中不少物資未能得到善用就被丟棄,十分可惜。
    工作坊參加者的作品風格各異,色彩繽紛,充滿童趣。
    手作班同時是親子活動,有參加媽媽細心指導女兒做棒棒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