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年網上合租平台大熱,惟在欠缺監管下,小心誤墮陷阱。
1/7
近年網上合租平台興起,不少人貪圖在平台上可更自由地配對住屋及租客,又能節省地產代理的中介費,惟有人冒充業主或地產代理,利用平台誘使租客「先付款後睇樓」,在未有會面及簽署租約的情況下,騙取租客上期款項;亦有業主招租單位疑無牌經營床位寓所,更有租客指有關業主未有簽約,退租時不肯退還按金。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執法不力,應主動執法,市民需衡量自行租屋的風險。
「見佢係註冊地產代理商,又有得退款,就以為信得過。」Kitty(化名)早前在網上合租平台找住屋,對上環1個月租7000元的200平方呎租盤感興趣,遂聯絡出租人。該出租人聲稱物業鎖匙在業主身上,游說她先繳交2個月按金及1個月租金作上期,並以地產代理商名義發出訂單,列明條款看屋後可取消租約,款項將獲退還。Kitty在網上查閱有關代理商註冊編號後不虞有詐,共匯款2.1萬港元到相關銀行戶口,但其後再未能聯絡該出租人。她致電查詢該代理商,職員指未有出租中上環單位,懷疑被騙報警。
網上合租平台大熱,惟隨時「中伏」。東網記者日前佯裝租客,在同一平台看到涉事的單位仍有放盤,放租人用同樣方式游說記者。此外,有人亦聲稱透過平台租屋後,對方不肯簽約,退租時拒絕退還按金。東網記者佯裝有意租住,到該平台上另一個單位視察,發現有業主將500多平方呎的單位,用木板間開多達17個床位,涉嫌違反《床位寓所條例》。
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批評政府執法不力,「依家係行騙,有法例冇去執行,執法部門應該主動執法。」他補充,網上平台易出現類似問題,但難以就此立法規管,「唔用中介就有風險。」
該網上合租平台發言人指,過去共接獲5宗騙案投訴,近日發現有來自外國的騙徒利用假住屋照片行騙,該平台正加強審核方法,並已和警方合作。
警方發言人表示,中區警署於8月19日接獲一名女子報案,警方將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暫未有人被捕。警方提醒市民應提防偽冒的租屋網站,並小心驗證,在租屋前盡可能查核業主身份。
地產代理監管局發言人指,若資訊平台不涉及介紹客戶、協助買賣或租賃雙方商議等屬於「地產代理工作」的事務,則該資訊平台並不需要領取地產代理牌照。任何人冒認或借用持牌地產代理的名義行騙,有關行為已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2年。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Kitty早前在網上合租平台找住屋懷疑受騙。

近年網上合租平台愈趨普及,有人疑借平台行騙,有平台過去接獲5宗騙案投訴。

該出租人以註冊地產代理商名義發出訂單,並列明退款條例。

該500餘平方呎的單位被分間成17個床位,涉嫌無牌經營床位寓所。

匯款後未能聯絡該出租人,有關地產代理商指沒有出租中上環單位。

石禮謙批評政府執法不力,建議有關部門主動執法,並教育公眾自行租屋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