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明日大嶼」涉1700公頃人工島 最多住110萬人
201810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
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於明年中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兩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4個或以上的人工島。透過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可規劃用作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
除了填海造地,政府亦研究興建一條鐵路及道路,連接港島北、中部水域人工島、欣澳、屯門。消息人士透露,填海造地1700公頃及基建設施的造價「四、五千億港元走唔甩」。
政府在第一階段會先爭取在交椅洲填海共1000公頃,預計提供至少15萬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此階段會分兩期,首期預計於2025年在交椅洲東面填海300公頃,因該位置與港島北距離甚近,預計該地的單位可於2032年入伙;次期預計於2034年動工填海700公頃。第二階段則擬於喜靈洲填海700公頃。
消息人士指,是次填海計劃期望為香港提供土地儲備,於交椅洲及喜靈洲填海1700公頃已是上限,「加碼」或影響該帶水流生態。故當局於明年中申請撥款進行的研究,會一併研究日後若「加碼」填海的選址,即長洲南。政府指過往從未研究於長洲以南填海,稍後會「睇睇有冇地方再填」,粗略估計可填逾1000公頃土地。消息人士初步估算,若只計填海成本,每平方呎土地為1300至1500港元,即1000公頃造地成本為1300至1500億港元。
消息人士又指,是次「明日大嶼」計劃是以「1加3」模式構思,「1」是指研究填海1700公頃的4個或以上個人工島,「3」則指透過重整規劃,釋放龍鼓灘、小蠔灣及欣澳共200多公頃土地的發展潛力。
政府指,會盡快就「明日大嶼」成立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
此外,施政報告指會探討加強保育大嶼山「不包括的土地」,包括將萬丈布、煎魚灣、二東山、地塘仔及雞翼灣附近等5幅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的可行性,但未知納入的土地面積,消息人士稱漁護署會盡快進行研究,在評估通過將5幅地納入。
環保團體香港地球之友對政府選擇大規模填海感失望,促請政府平衡發展與環境保育,撤回填海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