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新藥資助審批慢 基層患者求生難

201810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部分病人未能獲得政府資助,難以負擔高昂藥費。
現時不少新療法未被納入政府藥物名冊,儘管病人有意一試,卻因無法自費高昂藥價而被迫放棄;就算藥物被納入名冊,卻非人人能夠得益,有病人因病情「不夠嚴重」而不獲資助。有議員批評醫管局把藥物納入資助名冊的進度緩慢,希望政府改善現有審批制度。
年逾60的陳先生早前確診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在醫生建議下使用免疫治療藥物匹博利組單抗(Pembrolizumab)。惟該藥未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病人需自費每針約4萬港元,療程每次相隔3星期,已退休的他難以負擔,需靠子女和親友幫助。
陳接受治療不久,背部痛楚紓緩,腫瘤更顯示縮小。「醫生都答唔到仲要打幾多針,總之要打落去,最心痛係要仔女畀錢。」至今累積醫療費約28萬港元,其胞妹曾去信特首求助,回覆卻是要他們自行尋找基金資助,該新藥亦未納入其他基金資助範圍。
資助亦未涵蓋大部分罕見病的昂貴藥物。去年罕見病患者成功爭取部分藥物納入名冊,包括治療結節性硬化症的新藥「依維莫司」(Everolimus),合資格患者可獲得撒瑪利亞基金資助,但只限有腦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型細胞瘤及腎腫瘤大小超過3厘米的病人。
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40個患病個案中僅6宗獲資助,該會主席阮佩玲的20歲女兒瑤瑤就被拒諸門外。瑤瑤的腎腫瘤僅6毫米,腦部雖有腫瘤卻非星型細胞瘤,並不符合資助條件,幸好藥廠願意以試藥形式免費提供藥物,才免除每月約2萬元醫療開支。阮批評,外國已有大量臨床數據,醫管局仍以藥物欠缺本地臨床數據而不納入名冊,拖慢擴闊資助的進度。
本身為執業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免疫治療已在國際間被證實能對某類癌症起一定作用,惟本港尚未納入名冊,令患者因無法負擔高昂藥費而錯失治療機會,斥醫管局審批藥物進度緩慢。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亦稱,政府考慮藥物資助時,以統一標準要求該藥有充足的本地數據,他建議政府應盡快就罕見疾病進行定義,讓相關藥物可在較少案例下納入資助網。
醫管局回覆,現時已有既定機制定期評估新藥物和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資助範圍,政府會透過注資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資助病人購買名冊中部分自費藥物,獲兩項基金涵蓋的藥物至今累積至51項。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i2t1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