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年鯨豚擱淺數字激增。
海洋公園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指今年1月至今,已處理多達37宗鯨豚擱淺個案,較9年前、即2010年首8個月的19宗比,上升接近一倍,反映香港及鄰近水域生態污染和鯨豚生存,近年面對的考驗趨嚴峻。為全方位深入分析海洋生物傷亡原因,香港海洋生物救護及教育中心今日(2日)正式成立。
香港海洋生物救護及教育中心是亞洲首間糅合傳統動物解剖與影像解剖設施的綜合研究及教育中心,可以全面收集數據,深入分析海洋生物傷亡原因,並提供數據主導的見解分析,有助日後制訂監察及保育海洋生物措施。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認為中心的成立非常重要,自2006年,保育基金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成立和管理全港唯一的「鯨豚擱淺行動組」,詳細研究擱淺在香港水域的鯨豚,並從中搜集樣本加以分析,以了解鯨豚的生活習性、環境因素及所面對的威脅,有助保育香港海洋生態。截至2018年,10餘年間已共同合作處理超過420宗個案,認為保育生態,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市民大眾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