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別以為生痱滋一定與熱氣有關,原來天氣轉變都大有關係。
1/8
俗稱痱滋的口腔潰瘍令人難受,就算咀嚼時不小心碰到,都會劇痛難當。一般口腔潰瘍會於一至兩星期內自行愈合,不過一旦傷口被細菌感染,就會形成白色潰瘍,令口腔問題更嚴重。一般人以為生痱滋就一定與熱氣,又或飲食習慣有關,其實未必,不如就由醫學界人士一一拆解。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漢威指出,天氣乾燥其實容易令人生痱滋,因為乾燥環境令口腔黏膜變得乾燥,如果喝水不足,容易導致口腔潰瘍。而轉季期間,很多時會觸發部分有鼻敏感病人的症狀,例如經常鼻塞,導致病人夜晚睡覺時張開口呼吸,口腔就會變得會非常乾涸,亦容易導致痱滋出現。
有人認為進食高糖高鹽食物與痱滋出現有關。其實兩者並無直接關係,不過如果高糖高鹽食物用煎炸方式烹調,或者加入辛辣的調味料,的確會容易造成口腔潰瘍。
有指口腔不適或被病毒感染才會造成口腔「損耗」,導致痱滋,黃認為這是誤解,事實上口腔每一分鐘都有「損耗」。平日說話、進食都會磨損口腔,增加產生痱滋的機會,如果身體代謝慢,免疫力下降,減慢身體修補口腔磨損,就容易產生痱滋。
至於如何減少口腔潰瘍?早晚使用抗菌漱口水,或飯後使用食鹽加水漱口,均可保持口腔清潔。另外,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維他命B、葉酸、鐵質亦是預防口腔潰瘍的重要一環。肝臟和紅肉均含豐富鐵質、鋅、維他命B;至於素食者,綠葉蔬菜如:菠菜、唐蒿和豆類食品。另外一定要喝夠水,否則口腔會乾涸,喉嚨或口腔形成痱滋機會比較大,如果有鼻敏感症狀快點處理,避免出現長期鼻塞要用口呼吸的情況,否則喝多少水都難以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

痱滋亦即口腔潰瘍,稍為碰到患處就會劇痛。

夜瞓降低抵抗力減慢口腔修復速度,令細菌有機可乘。

蔬菜中的葉酸、鐵質有助預防口腔潰瘍。

天氣乾燥容易產生痱滋。

煎炸熱氣食物和打邊爐,要適可而止。

鼻敏感人士經常用口呼吸令口腔缺少水分。

多飲水有助補充水分,加入少量食鹽可以減低生痱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