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沙中線次階段聆訊繼續 政府專家重申加固工程必要性

    香港時間
    2020年01月06日(一)
    19:35更新14:46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劉志宏認為現時港鐵進行的加固工程並不足夠。(何瑞芬攝)
    1/2
    沙中線紅磡站工程獨立調查委員會今(6日)繼續第二階段聆訊,政府委聘的結構專家證人劉志宏續作供。劉同意車站工程就穩定性而言並無致命缺陷,但強調鋼筋扭入螺絲帽必須是末端對接(butt to butt),又指自己曾進行多個實驗,發現並非末端對接的鋼筋組件會因出現滑脫而「鬆下鬆下」,重申加固工程的必要性,其中他指出東西線月台層板結構或出現超出應力負荷(overstressing)的情況,惟現時港鐵進行的加固工程並不足夠。
    劉認同施工接縫的缺陷並非結構而是手工問題,惟他不同意禮頓專家Nick Southward指只需在裂縫加灌漿修補的說法,因若只灌漿,時間一久會出現裂縫,故仍要加暗釘阻止。
    他續稱,第二階段聆訊發現在紅磡站可變製冷機房、調車接線及出現滲水的地方,都有發現不良安裝的螺絲帽,認為港鐵應進行開鑿工程檢視缺損螺絲帽情況,才可檢視結構強度。他指出,就南北連接隧道而言,港鐵並無進行開鑿工程,但他認為在該處列車停放處的槽壁牆,若有列車出軌,或不能完全對抗其撞擊的負載。
    另外,Southward曾於聆訊表示,車站結構層板主要物料是混凝土,混凝土會隨時間變得愈來愈堅硬。劉反駁其說法,稱落混凝土首2、3年的確會因化學反應而愈來愈堅固,惟化學反應結束後,其強度則會減低。
    聆訊下午討論40個鑿開樣本中,有16個未能找到鋼筋結構之一的剪力桿(shear links)一事。劉認為,除缺失問題外,亦存在剪力桿直徑及間距不足等,擔憂剪力桿並未在正確位置安裝。代表委員會的英國御用大律師Ian Pennicott向劉展示禮頓提供予Southward的一張在東西走廊月台層板的地盤照片,指照片上可顯示每條垂直鋼筋都有加裝剪力桿。
    劉細閱照片後,反而指出照片顯示並無鋼線把剪力桿綁緊,更以此推測正因未有綁緊,令剪力桿會到處移動,才有多個開鑿樣本未能找到剪力桿。Pennicott隨即展示該處的施工紀錄,稱工人有完成剪力桿安裝工作,質疑劉的說法。劉則解釋自己只是基於照片所顯示提出假設,亦有可能之後有工人駁回剪力桿,強調自己並非提出新的證據。
    禮頓專家Nick Southward(右)出庭作供。(何瑞芬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