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家長為孩子選擇牙膠時要留意產品狀況。
1/6
不少父母都會選購牙膠予嬰兒使用,以緩解其出牙期不適。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市面有2款牙膠驗出有害或可致癌的亞硝胺化合物,以及可亞硝化物質;另有2款樣本未能通過咬力測試,容易令幼兒窒息。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20款嬰兒牙膠,包括13款非液體牙膠及7款含液體牙膠,售價介乎18港元至139港元。結果發現,有2款牙膠被驗出含有亞硝胺化合物,以及可亞硝化物質,其中1款樣本為最貴的NUVITA「Romeo Natural Massaging Teether 7020」,售價為139港元,檢出的可亞硝化物質的總遷移量達每公斤0.94毫克。根據歐洲玩具安全標準EN71-12:2016的規定,牙膠的可亞硝化物質的總遷移量不應超過每公斤0.1毫克,換言之該樣本超標8倍。
消委會指,可亞硝化物質在胃液的酸性環境下,有機會轉化成具致癌性的亞硝胺化合物,促請製造商應採用適當的硫化促進劑,減低亞硝胺化合物及可亞硝化物質的產生,保障兒童健康。
消委會亦測試牙膠的耐咬程度,並參考美國聯邦法規中的咬力測試,將牙膠放置於模擬幼兒牙齒的儀器中,然後分別施加25磅及50磅的力度達10秒,以模擬18個月或以下幼兒及18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的咬力。結果發現,品牌ANGE「Giraffe Teether」及Edison mama 「Kamikami Baby Banana」樣本未能通過測試,2款樣本的部分位置於承受25磅力後破裂,產生細小部件,若該些細小部件意外被幼兒吞下,有機會引致哽塞,造成窒息,而後者更同時不符合歐洲玩具安全標準EN71-1的要求,其末端部分體積太細,幼兒容易吞進口中,甚至有機會深入喉部,阻塞咽喉而構成哽塞或窒息。
另外,海關今日亦提醒家長須立即停止讓嬰兒使用一款牙膠,該款牙膠因其末端部分體積過小,容易深入嬰兒喉部而有導致窒息的危險,未能符合安全規定。海關亦同時發現另外兩款嬰兒牙膠未能完全符合識別標記及雙語警告標籤的要求,同樣涉嫌違反規定。
海關早前從4間連鎖百貨店及一間批發商檢獲3款合共1095件懷疑未能符合規定的嬰兒牙膠,當中937件為有導致窒息危險的牙膠,其餘158件則為未能完全符合識別標記及雙語警告標籤要求的產品。

市面上嬰兒牙膠產品種類多,家長應小心選擇。(何天成攝)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20款嬰兒牙膠。

ANGE「Giraffe Teether」為另一款易咬碎產品。(何天成攝)

海關展示出數款有問題的嬰兒牙膠。

Edison mama樣本易被咬碎造成窒息,目前市面仍有售。(何天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