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發新污水處理方法 可除去兩種內分泌干擾物
202003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李曉岩(左)及梁美儀(右)領導的團隊研發出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可更有效去除有害污染物。(港大供圖)
水質污染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人類透過食物鏈攝入如類維生素A和雌激素類的內分泌干擾物,有機會影響健康。香港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污水處理系統,相比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更有效去除有害污染物,成本更平逾一半,未來亦可應用在本港的污水處理廠。
雌激素類內分泌干擾物,包括一般人比較熟悉的雙酚A,可導致雄性魚類雌性化和水生生物異常發育。這些干擾物常見於收據及打印紙,而物質就算經過污水處理後仍存在。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李曉岩及生物科學學院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梁美儀領導的研究團隊採集了沙田、赤柱和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和污泥樣本。團隊利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檢測樣本中上述兩種內分泌干擾物的水平和計算其去除效率,發現三個污水處理廠只能平均從污水中去除57%的類維生素A及54%的雌激素類內分泌干擾物。
團隊研發的新系統,可將污水的化學混凝強化初級沉澱(CEPS)與污泥酸化發酵結合,發現單是CEPS處理程序,就比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優勝,去除率平均高出最多19%。CEPS程序平均可去除最多80%的類維生素A和最多73%的內分泌干擾物。CEPS污泥酸化發酵後,從污泥上清液中進一步去除高達58%的類維生素A和高達一半的內分泌干擾物。
CEPS處理系統比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更具成本優勢,其處理污水的成本低於傳統方法的一半,而CEPS污泥酸化發酵,更可通過從污泥中回收有機碳和磷來進一步降低處理成本,同時還可以去除更多的污染物,達致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