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防曬謬誤多籮籮 唔識用愈搽愈傷

202005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雖然不少人在戶外活動都有搽防曬,但忽略如何搽才最有效。
夏日到來烈日當空,不少人就算不是到海攤曬太陽,外出時都會搽好防曬,減低被曬傷的風險。不過原來搽防曬大有學問,如果太遲搽或者搽太多,可能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到底怎樣做才保護皮膚呢?皮膚科醫生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防曬產品分為物理性防曬和化學性防曬。物理性防曬是通過防曬劑顆粒透過反射、散射、折射來避免皮膚吸收紫外線;化學性防曬則是透過化學物質分子結構吸收紫外線能量,再轉化為熱能釋放出來,藉此降低對皮膚傷害。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力強調,如果使用化學性防曬產品,就必須預早搽,否則即使搽了防曬依然有機會曬傷。「如果出門先搽就唔得,因為好多防曬,例如化學性防曬,唔係一搽立即見效」。如果搽完立即去曬太陽,就會有機會燒傷,所以出門前最少半小時搽好防曬,讓防曬產品有時間發揮作用,才可以達到防曬效果。
有人認為防曬產品度數愈高,就愈有效保護皮膚,但事實並非如此。防曬效果取決兩個因素,一個是SPF以及PA,最主要防紫外線A以及紫外線B。一般SPF30以上,就已經達到防禦紫外線9成多,即使SPF高達130,防曬效能亦只是提高幾個百分比,效果大同小異。不過SPF高的防曬產品可能加入很多化學物質,反而容易刺激皮膚,加上產品很黏糊容易阻塞毛孔,造成皮膚發炎。
烈日當空固然要搽防曬,但多雲甚至下雨的陰涼日子,亦非完全不用防曬。「不少燒傷或曬傷的人,都因為陰天長時間暴露在戶外而曬傷」。其實太陽不猛烈不等於皮膚不會吸收紫外線,即使紫外線強度不高,如果皮膚持續吸收,都會造成燒傷,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清涼天氣亦同樣有防曬需要。因為溫度高低與紫外線強弱無關,「冬天時天氣較凍,但紫外線於中午時都可以很高」。所以以溫度低或感覺清涼絕不等於不需搽防曬。
除了防曬產品,衣物亦有不同防曬效果,深色衣服保護能力更高,淺色較差。不過除了顏色,衣服物料的紡織密度都很重要,密度愈高防紫外線效果愈好,不過要留意,穿了深色衣服並且密度很高,但如果衣服濕水,防曬效能都會大減,所以雨天或進行水上活動,都應該先搽好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