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年紀輕輕就有地中海或M字額 脾胃濕熱者高危

202009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楊碧華指頭髮多寡與臟腑性能有關。(陳彥婷攝)
脫髮並非年長者「專利」,中醫指正常人一天脫50至80條頭髮,如一天脫逾100條便有脫髮問題。頭髮多寡與臟腑性能有關,部分體質人士容易有脫髮問題,例如肝氣鬱結者易有大面積脫髮,脾胃濕熱者易有「地中海」。要解決脫髮問題,中醫認為要調理臟腑,並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入秋及冬季時,天氣變化大,脫髮問題容易加劇,中醫建議要特別注意頭髮保養,例如避免使用太高溫的水洗頭,亦盡量隔天洗頭。
中醫角度認為,肝藏血,髮為血之餘,髮落,血本竭也。註冊中醫師楊碧華指出,臟腑性能與頭髮多寡有關,年輕人的血氣較旺盛,頭髮自然生長較濃密及有光澤,年老人易腎陰不足,頭髮會較白、乾枯及脆弱。不過,脫髮並非只發生在年老者身上,體質差的人亦易被脫髮問題纏身。
楊指脫髮多涉及四大症型,包括兩種虛症與實症。實症多為經絡不暢通者,第一種是肝氣鬱結,患者多有情緒抑鬱,如因工作、考試或家庭壓力大,影響肝氣疏泄,大多脫髮面積大,髮根較鬆、頭皮較乾,並易有頭皮屑,伴隨失眠、心情暴躁等。第二種為脾胃濕熱,患者多有不健康飲食習慣,經常進食煎炸、肥膩食物,或有飲酒習慣。濕熱食物影響脾胃功能,繼而阻塞頭皮毛孔,導致脫髮,這類患者頭髮連根脫落,易有「地中海」,或髮線後移,出現「M字額」的情況。患者的頭皮亦較油,同時有腸胃問題,例如口氣或便秘。
其次為虛症,第一種為肝腎不足,中醫指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少便不能護養頭髮,患者多為長者與小朋友,患者頭髮較白、稀疏、軟身而不夠彈性,頭髮易折斷。第二種為心脾血虛,多愁善感者易令血氣難以升至頭部,導致頭髮變黃、較軟及容易脫落,患者大多為產後、月經後的婦女。
楊指近年多了不少年輕患者有脫髮問題,中醫有「久視傷血」一說,長期用眼過度會傷血,年輕人常看電腦或手機,或經常捱夜,亦屬高危一族。她曾見過一名20多歲男士,就診時脫了一半的頭髮,估計與他失業壓力大有關。她指可透過分析患者症型來對症下藥,或一周使用2至3次梅花針治療,在頭髮稀疏的位置,用輕力敲打頭皮,較常用的穴位為百會、風池、角孫,有助陽氣升發、氣血運行、加速頭髮生長,再外塗中藥藥液。
楊又建議患者從改善生活習慣著手,保持心境開朗,多運動,避免用太高溫的水洗頭,洗頭時間為5至10分鐘,同時避免濕髮梳頭,以免刺激頭皮。
「中醫推介兩款有助防止脫髮的食療」
●黑豆補腎湯
●材料:黑豆30克、腰果30克、核桃30克、桑椹子10克、陳皮8克、豬?300克、蜜棗2枚、狗脊20克
●做法:豬?先汆水備用,全部材料加12碗清水,以大火煮滾後再轉文火2小時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養精生髮
●對應體質:肝腎不足的脫髮人士
●補血生髮茶
●材料:制何首烏10克、桂圓15克、杞子15克、雞蛋1隻、紅棗20克、紅糖適量
●做法:雞蛋先煮熟後,去殼取蛋再與全部材料及5碗清水,煲30分鐘,最後加適量紅糖即可
●對應體質:氣血不足的脫髮人士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