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臺道組合屋展開地基工程 料明年第二季竣工

202011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九龍城樂善堂小學改裝為過渡性房屋。
本港房屋供應不足,不少家庭被迫居於狹窄及衞生情況惡劣的劏房。九龍樂善堂今(2日)表示,就於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交界一幅政府閒置土地,組裝合成社會房屋的計劃,已展開地基工程,預計明年第二季完工並讓基層家庭入伙。樂善堂續指,為更有效運用資源,已向運輸及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申請位於彩虹彩興路土地,把拆卸後的組合屋搬至彩興路重新組裝及使用,有關建議書上月獲批,未來將啟動地區諮詢、申請資助、以及短期租約等程序,預計明年中旬進行顧問及工程招標,2023年完成。
另外,全港首間由校舍改裝為過渡性房屋的九龍城樂善堂小學,今年8月底獲發入伙紙,提供51個2至5人家庭單位,有迫切需要的部分住戶早前已先行入伙,其餘則將於本月入伙,租期不少於2年。當中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60平方呎,設有獨立廁所浴室、開放式煮食空間連廚櫃。
一家三口的黃女士表示,她患有長期病患,無法工作,主要靠兒子養活全家,生活捉襟見肘,只能居於一個不足80呎的沙田區鐵皮屋,衞生環境惡劣,就讀中學的女兒亦缺乏學習空間,只能在床上做功課。她指,遷至樂善堂小學後居住空間大增,租金壓力亦減輕至少一半,「終於能夠一家三口坐在一起食一餐安樂飯」。
從事旅遊業的伍先生表示,一家三口此前居於九龍城一個面積約100呎的劏房,每月租金連水電等雜費佔家庭收入超過40%,加上他在疫情下失去工作,經濟壓力大增。幸他後來找到半職工作,以維持生計,搬到樂善堂小學更可減輕經濟負擔,助他們渡過困難。
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指,樂善堂小學整個項目由計劃到施工,至讓居民入住,約動用8個月時間,形容過程具挑戰性,幸獲各政府部門協助才能順利竣工。她又指,劏房及不適切房屋嚴重影響兒童成長和發展,期望項目有助改善其居住環境,並提供適切的學習和遊戲空間,冀政府未來能充分運用閒置土地和建築物,並盡快向立法會申請增撥資源,短期內達致興建1.5萬個過渡性社會房屋單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