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智能創意比賽 隨機認便廁所系統得獎

202011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隨機認便」廁所系統奪最具創新獎。
在一個中學智能創意比賽中,獲得最具創新獎的荔景天主教中學4位中二女生,其作品「隨機認便」廁所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根據醫學分類法識別糞便的形狀和顏色,以及使用氣味探測器,以探測糞便氣味是否正常。系統更使用雲端數據庫儲存及長期追蹤用戶糞便的數據,作為醫療紀錄及向用戶提供健康建議。
由於現時世界上沒有相關的糞便數據庫,她們改以黏土和顏料製作糞便樣本,來進行機器學習。另外,她們研發的廁所系統亦採用紫外線殺菌,馬筒亦裝設可調校腳踏,以方便不同高度人士更輕鬆地如廁,以實踐人工智能以人為本的原則。
而最佳人工智能獎得獎者是聖保祿學校(中學部)的2位中三女生,她們發明的「快樂鳥」應用程式旨在鼓勵用戶進行「大笑瑜伽」,以減壓及散播正能量。用戶可錄製自己的笑聲視頻並與他人分享,每當用戶模仿朋友的笑聲,系統就會使用AI情感識別器,根據面部表情自動打上幸福感分數。
如果用戶的每日幸福感評分驟降,應用程式的心情波動檢測功能將向用戶信任的人發送短訊通知,以進行跟進。隨着用戶群的增長,每天的幸福分數將被記錄下來用於大數據分析。
近年世界各地大力推展STEM教育,以培養人才應對社會未來發展的需要。為協助年輕一代掌握人工智能(AI),促進AI教育生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於2019年開展為期3年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與6間先導中學共同設計AI課程,同時招募另外32間中學進行試教,將惠及近8,000名初中學生。計劃今(28日)舉行「中學智能創意比賽2020」頒獎典禮,以表彰創新科技的人才,並公布計劃詳情。
計劃首席負責人任揚教授表示,目前香港缺乏人工智能的專才和深入淺出的教材,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挑戰。該計劃是香港人工智能教育的先驅者,期望能從小培育人工智能方面的專才。課程與本地老師共同設計,有12個章節共55個單元,為老師提供彈性,根據中學的程度,提供最適合的AI課程。課程除了硬知識,也注重「動手做」的實戰經驗,透過實驗把AI融入日常生活。
計劃副負責人暨評估及分析小組主領蔡敬新教授強調,倫理也是AI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如何收集、利用數據,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的同時,也要懂得尊重私隱、負責任、道德地利用數據,防止濫用,才能使科技造福人類,推動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