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普通話水平下降 團體籲兒童及早學習
202106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查發現小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大倒退。
「兩文三語」教育政策自回歸以來一直推行。有研究機構指,本港中小學生的普通話筆試及口試表現整體上均有下跌,建議讓學生提早學習普通話,及參與交流團等,以營造良好語言環境。
定期舉辦普通話考試的機構GAPSK、所屬的語文推廣委員會表示,根據GAPSK考試委員會提供的過去3個學年、幼稚園及中小學考生數據,顯示中小學生參與普通話考試的人數有下跌趨勢,只有幼稚園生人數持續上升,整體參與人數大幅下跌20%。
委員會總結過去3年(2018至2021年)小學考生的成績,發現考生整體成績略為下跌,以50分滿分計,平均分由40.4分跌至34.4分,跌幅達15%。口試方面,平均分由42分跌至38.8分,跌幅為7.6%。委員會指,語言學習黃金年齡為3至15歲,建議讓小朋友提早接觸普通話。
委員會又分析過去3年中學考生的成績,發現中學生的成績整體持平,其500個中學組筆試,平均分由41.5跌至40.3分,跌幅為3%;口試成績由41.8分跌至41.2分,跌幅為1.4%。委員會認為,中學組成績持平,或因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普通話,例如交流團及普通話節目,有良好學習環境。
委員會指出,考生口試常犯混淆聲調等錯誤,例如把「我要水餃」說成「我要睡覺」;聲母混淆,主要為邊鼻音,把「榴槤」說成「牛年」等。筆試則常犯語言規範錯誤,把「你先去菜市場」寫成「你去街市先」。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前主席湯修齊指,建議可在小學呈分試及中學文憑試,設普通話分數評級,又認為政府及公司在招聘上可列明普通話達標的要求,若有政策配合支持,有利加強師生學習普通話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