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排放量達15年新低 發電仍為最高排放源

202107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發電與其他能源工業是溫室氣體最高排放源,佔整體排放量65.7%。
港府在施政報告中稱爭取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環境保護署今(14日)公布,香港在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4,01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18年下降1.5%,亦為15年以來最低,當中發電與其他能源工業最多,佔整體排放量65.7%,其次為運輸、廢棄物等。但有關注團體指跌幅太低,難以趕上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叫市民、政府要加大力度減排。
環保署今公布2019年香港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5.3公噸,較2018年下降3.6%,而排放總量為4,01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是自2004年以來最低,2004年的排放總量為3,88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20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中,以發電與其他能源工業為主,佔65.7%,其次為18.1%的運輸,7.3%的廢棄物。各範疇的排放量未有太明顯的改變,亦有下跌,惟工業過程及產品使用稍有增加,由2018年的169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升至今年的171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政府指香港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已於2014年「達峰」,現呈下降趨勢。隨着電力公司現有燃煤機組逐步退役,由天然氣及非化石能源取代,燃煤發電比例從2014年約佔59%,降至2019年約44%,再至2020年大幅度降為約24%,配合香港邁向2020年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約4.5公噸的預計水平。
思匯政策研究所氣候變化及夥伴合作主管姚俊業批評,現時溫室氣體雖然排放下跌,但跌幅速度太慢,姚俊業指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建議,認為要達致2050年碳中和,必須要在2030年前把排放量遞減至2005年時期的一半。根據資料,香港在2005年時的排放量為413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即2030年減至2065萬公噸,惟2019年時,即用了10多年排放量只是下跌100多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要在10年內大幅削減具一定挑戰。
姚俊業指,除了需要電廠加強改變燃料組合,市民亦應了解其用電量,以及樓宇效益影響,如港人多使用冷氣,應提升樓宇的隔熱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