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生會及支聯會數月內瓦解 消息指港大將移離國殤之柱避禍
202110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997年6月4日,象徵悼念六四事件的「國殤之柱」,從維園燭光晚會移入香港大學黃克競平台,屹立至今。港大學生會也自此開展每年六四洗刷國殤之柱的傳統,包括《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第一個六四。繼香港大學學生會及支聯會捲入國安風波,有消息指,校方擬將國殤之柱移離校園避免惹禍。然而,國殤之柱的擁有權誰屬,至今未明。東網記者正向校方查詢。
國殤之柱是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的作品,柱身刻有多個表情痛苦和被扭曲的人,象徵遭血腥鎮壓的死難者,基座刻上「六四屠殺」及「老人豈能夠殺光年輕人」。國殤之柱曾在香港多間大學及支聯會舉辦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展出,於回歸前最後一場六四晚會,數百名市民和學生通宵把國殤之柱運抵港大,期間校方一度阻撓並召警員到場,僵持多時後才得以豎立在黃克競樓平台。自此,港大學生會每年六四都會進行洗刷國殤之柱的活動。
時隔24年,港大校方今年4月30日發聲明指,因港大學生會近年行事日趨政治化,利用校園作為政治宣傳的平台,公開發表煽動性並可能涉及違法的言論,對大學作出失實指控,破壞多年來與校方建立的互信,為大學帶來違法風險,決定收回學生會會址及其他設施的管理權。自此一直有聲音質疑港大會如何處置由學生會管理多年、並與支聯會關係密不可分的國殤之柱,有團體也曾就該柱涉違反《港區國安法》,到國安處舉報。
然而,今年6月4日,時任港大學生會會長郭永皓帶領數十名同學,順利完成這項傳統。郭稱,舉辦活動的用意在於守護歷史真相、悼念六四事件死者,以及教育同學港大前人捍衞言論自由的歷史,期望這個傳統能延續下去。就六四燭光晚會被禁,他稱支聯會與港大學生會的綱領不一樣,舉辦活動的目的也不一樣,但期望香港人的集會自由和言論自由都可被尊重。
豈料,港大學生會評議會一個月後因悼念七一刺警案施襲者,被各界強烈譴責。港大學生會及評議會成員及後辭職,但難逃劫數,數人8月中因涉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近日方才獲釋。
議員陳恒鑌表示,國殤之柱本是無中生有,將如此「鬼五馬六」的設置放於校園實在是不吉祥,甚至不應該。他認為隨港大學生會及支聯會煙消雲散,國殤之柱亦不應該陰魂不散,應盡快移走,還校園安寧,讓港大恢復正常的學習環境。議員葛珮帆同樣認為,校園是學習的地方,不應該政治化,保留政治物品,早前校方檢視學生會,認為下一步應該檢視學校內的物品,但凡涉及詆毀抹黑國家、煽動仇恨的物品都不應容許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