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邨首設15部智能廚餘回收箱 至今共回收超過11公噸廚餘

202112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先導計劃會在杏花邨設置15套智能三色箱及廚餘回收箱。(盧超明攝)
政府推行垃圾徵費在即,環保署早前公布去年人均家居廚餘置量上升了10%。為了鼓勵市民積極回收,環保協進會獲環保署轄下回收基金資助約1千萬港元,實行智能回收箱推廣計劃,其中,在杏花邨設置15套智能三色箱及廚餘回收箱,是計劃內唯一回收廚餘的地點,市民可用來回收蔬果菜渣、肉屑等。環保署指先導計劃為期30個月,至今共回收超過11公噸廚餘。
先導計劃會分階段在杏花邨及大埔6個地點設置智能資源回收箱,包括回收紙張、飲品膠樽、其他塑膠、金屬,而杏花邨是計劃唯一內設置智能廚餘回收箱地點。東網記者到杏花邨巡視,廚餘機設置在其他回收機旁,平均3至4座共用1部機,用以回收蔬果菜渣、肉屑、茶葉、穀物、加工食品、內臟、海產、麵包蛋糕等,但不包括湯、粥水、大型骨頭、貝殼、食物包裝袋、園林廢物、動物糞便和醫療廢物等。
廚餘機上又列明要先把廚餘瀝乾水分,方可直接倒進機內,或用薄透明膠袋盛載後放入機,惟回收機卻無法偵測少於100克的廚餘。市民每天回收一次廚餘便可憑已登記的「綠綠賞」積分卡,拍卡使用廚餘回收箱,換取1次綠綠賞10積分,但只計算每日首次回收。然而回收箱僅在下午6時至晚上10時開放,期間會有職員在15個地點協助廚餘回收。
負責營運的環保協進會行政總監邱榮光表示,現時15部回收箱可容納120公升的廚餘,並會每日清理「不會隔夜」,晚上10時服務完結後,會運送到位於北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減少衞生問題,回收箱亦頂部亦有安裝臭氧除臭儀器,每小時會進行1次殺菌。廚餘回收箱每部租金約數萬港元。
他指計劃推廣至今反應踴躍,回收箱平均每日都差不多滿,最近數天甚至要加換回收箱,每日可收集18桶廚餘,認為因社會有回收氣氛,是次證明提供方便的基礎設施有助市民回收,預計未來冬至、聖誕、新年的日子,廚餘量有機會上升,估計可能會收到最多30桶廚餘,故會開設攤位協助回收。
計劃隨後將會在大埔香港青年協會宿舍、大埔嵐山、大埔南華莆、大埔頭村與華樂豪庭,回收紙張、金屬或其他塑膠,每公斤可分別賺取10積分,飲品膠樽每公斤有80分,服務將會24小時開放,料月尾開始實施。
環保署回覆指,項目自2021年11月13日啟動近1個月以來,居民反應積極正面,已合共回收超過11公噸廚餘。廚餘智能資源回收箱,均為密封式設計,設有除臭裝置、重量傳感器、容量水平感應器,以及綠綠賞智能積分卡識別等功能。
根據環境保護署上周發表2020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廚餘仍舊佔都市固體廢物最大比例,每日平均棄置量為3,255公噸,佔整體30%,當中,家居廚餘比例由2019年佔68%上升至76%;人均棄置量估算則由2019年的每日0.30公斤,增加至2020年每日0.3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