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確診狂飆 袁國勇指目前人力已無法應對疫情 倡輕症者居家隔離

    香港時間
    2022年02月10日(四)
    13:50更新08:5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視頻觀看次數: 37.7k
    1/4
    本港昨日(9日)新增1,161宗確診個案,累計至今已有逾1,400宗源頭不明個案。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1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由於社交距離措施要到實施後7至10日才有效果,而亞博、竹篙灣檢疫中心等檢疫設施已經爆滿,因此短暫安排病徵輕微患者居家隔離是實際想法,政府應該考慮。他建議,騰空亞博等地方,讓未接種疫苗的長者等高危人士隔離,以保護未受感染的市民。
    袁表示,就本港目前的人力資源已無法應對疫情,強調首要保護長者和醫療系統,呼籲政府讓安老院舍長者盡快接種疫苗。他又建議,參考季節性流感做法,讓病徵輕微的病人到政府門診求醫。
    當被問及「禁足」問題,袁稱從來都不反對「禁足」,問題是有無能力做到。他說,以本港300萬個家庭計算,如果能夠確保每日將三餐送達市民,同時有專車接送市民外出看醫生及覆診就可以「禁足」。
    另外,袁提到,如果有病徵的市民做抗原測試,結果顯示是陽性的話,幾可肯定是確診,再做核酸檢測幫助不大;如果無病徵,仍有機會是假陽性;倘若病毒數量不高,抗原測試有可能是假陰性。他補充,核酸檢測是非常準確,但化驗需時較長,亦要取決於取樣是否好。
    至於新冠病毒會否變成風土病,袁國勇說,這是人人都希望的,他們在倉鼠做的實驗顯示,病毒被迫改變後,會出現基因突變,病徵很多時會變得較弱,有如普通傷風。但他強調,許多落後地區的疫苗接種差,如果再有新病毒,或會變得更強,再返來香港的話,就要準備好應付第6波疫情。
    另外,一名居於油塘的居民在本周日(6日)及其家人共5口接受強檢,於竪日收到染疫結果,致電衞生署後,署方要求他留在家中等候,惟至今未有人安排進一步檢測。他日前曾出現發冷、咳嗽、喉痛、流鼻水等徵狀。他表示,其妻子、2名兒子及一名媳婦,他們首檢的結果皆為陰性,但近日各人已陸續出現病徵。
    現在這家人進退兩難,如果前往社區檢測中心,怕會傳染他人,不去又擔心會被懲罰。該居民和兒子已經幾天沒有上班,稱當局卻未能清晰回覆他們應如何應對。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
    袁國勇指短暫安排病徵輕微患者居家隔離是實際想法。
    疫情爆發,不少大廈曾被圍封強檢。
    2年來,市民為抗疫,付出了巨大精力及經濟損失。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