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經年60%受訪港人感抑鬱 學者倡從小培養正面價值觀

202203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冠肺炎疫情2年間反覆不斷,本港百業蕭條,最新失業率調整至4.5%,面對如斯嚴峻的環境下,港人壓力日增,有團體推出「國際精神健康問卷」,並透過9條問題作初步精神健康評估,發現由本年1月至3月計算起,錄得60%受訪港人感到抑鬱;若以2月單月計算,更錄得75%港人出現抑鬱,整體遠超日本、台灣等其他國家或地區。另外,亦發現超過40%港人表示如發現抑鬱症亦不會選擇主動求醫。有學者建議,當局未來應加強家庭教育與支援,以從小教導小朋友表達情緒以及培養正向價值觀。
晉峰青年商會於本年1月至3月間,向超過1,300位年齡介乎18至65歲,分別來自香港、馬來西亞、台灣及日本的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當中有620人完成問卷。調查發現過半受訪者(51%)出現抑鬱;而香港更為抑鬱之城,錄得60%受訪者出現抑鬱,數字比日本的40%、台灣的18%及馬來西亞的34%嚴重。至於診治方面,調查又指出,超過40%港人表示如發現抑鬱症亦不會選擇主動求醫,同樣遠超其他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的35.6%、台灣的29.4%,及馬來西亞的23.8%。
另外,調查又發現本年初港人抑鬱有上升的趨勢,由1月錄得的51.3%,急升至2月份的75.3,當中更錄得逾40%受訪者出現中度至嚴重抑鬱情況。至於2月份所急升的抑鬱指數比率,調查同時發現當時為疫情高峰期,即由上月16日單日新增4,285宗確診個案起,至同月26日的17,063宗計算,故很大程度相信受疫情的影響下,以致本港經濟的不景氣,各行各業手停口停,故抑鬱率亦隨之飆升。
至於整體,調查又發現,來自4個國家或地區的受訪者中,有約75%均表示感到無助與傷心;另有近60%受訪者甚至對前路感到沒有希望,以及3成多感到自己沒有用、或感到沒有甚麼好期待。
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署理系主任及副教授黃葉仲萍博士表示,抑鬱症人士是曾經歷較大創傷,而歸根究柢很多時是因家庭出現問題,或於家庭中得不到支援,致很多時感到無助與沒有希望,因此建議當局未來應加強家庭教育與支援,從小教導小朋友表達情緒以及培養正向價值觀,如要對將來存有希望,及迎向未來的勇敢與能力,加上另從政策入手,以加強大家對社會的歸屬感。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