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9日 (六)
  • 繁體
  • 简体
   港超聯: 冠忠南區 VS 傑志
港超聯
冠忠南區 VS 傑志
東網視頻
電子報
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10個港人7個失眠 女性及長者最高危

    香港時間
    2022年03月30日(三)
    10:26更新03:0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2
    有研究顯示,每10個港人有7個患失眠,尤以年紀大的女性最高危,而第5波疫情間失眠新症個案也有上升;長期失眠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新一代安眠藥有較少副作用,停藥後心跳快、手震等「戒斷」反應亦大減,患者若找出失眠成因,配合短暫服用安眠藥,可改善睡眠、情緒及生活問題。
    失眠並非單純難以入睡。根據美國定義,只要一星期3晚或以上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頻密醒來或醒後難入睡,就是失眠。它亦分成4類,包括「難以入睡」、「不能持續沉睡」、「睡醒後自覺不能恢復疲勞」及「過早覺醒」。有機構調查發現,約70%港人有失眠問題,當中年齡愈大人士及女性患失眠的機率較高,70歲以上人士中有35%人患失眠。
    精神科專科醫生曹國柱指,失眠影響甚廣,患者有較高風險患上糖尿病、中風及癌症。他引述一份分析了50萬宗失眠個案的研究指,3種失眠症狀與心腦血管疾病息息相關,若失眠患者難以入睡、日間執行功能下降及經常早起,其患病比率較沒有以上症狀的人士高18%,當中以年輕人及無高血壓者更為明顯。而失眠患者的存活率,亦較沒有睡眠問題和中度睡窒息症的患者低。
    不少人以為服用安眠藥一定會上癮、有副作用、停藥會有嚴重「戒斷」反應。但曹指,新一代處方口服安眠藥—雙重食慾素受體拮抗劑(DORA),可幫助患者20分鐘內入睡、延長每晚睡眠時間多於60分鐘,副作用亦較少,臨床試驗和數據亦顯示停藥後沒有出現戒斷症狀。他稱,新藥不要長期服用,最好用藥兩至三星期,而有酗酒、個性易產生心理依賴的病人,要謹慎留意是否適合用新藥。
    精神科專科醫生曹國柱表示,第5波疫情中,失眠新症個案有所上升。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