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6日 (三)
  • 繁體
  • 简体
   賽馬會菁英盃: 大埔 VS 理文
賽馬會菁英盃
大埔 VS 理文
東網視頻
電子報
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調查指疫情下每4人有1人出現停工 議員倡當局盡快推出「保就業」

    202203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3
    新冠疫情重創本港經濟,失業率亦升至最新的4.5%。為了解疫情對「打工仔」的影響,有政治團體展開問卷調查,發現第5波疫情下有26.4%打工仔出現停工情況,意味每4人便有1人被公司停薪留職、放無薪假或減薪;與此同時,在第5波疫情來襲後,亦發現有逾75%受訪者減少了外出消費,本港經濟或就業市場的復甦前景令人擔憂。有議員建議,當局應設立「臨時開工不足支援」及「持續性失業援助金方案」計劃,支援開工不足的「散工」及失業人士,並盡快推出「保就業」計劃,令僱員或僱主均有足夠的喘息空間。
    民建聯於本月3日至16日,以電腦隨機抽樣方式,成功對668名18歲或以上的在職市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第5波疫情令逾25%打工仔出現停工情況,當中更有多達39.8%受訪者曾被公司減薪、放無薪假、裁員,或曾經歷公司倒閉,甚至要轉行等情況。至於在開工不足情況下,有34.3%僱員收入至少減少2成至4成,而減少4成至6成亦有24.1%。當中亦有不少打工仔反映,即使能開工,惟公司人手嚴重不足,致工作量大增,壓力油然而生。
    調查另發現,經歷長時間失業的人士數量亦有顯著增幅,其中處於失業1年或以上人士,由2020年6月的29.8%,急升至今年3月的41.1%;失業3個月的亦由18.8%上升至26.5%,相信是受第5波疫情爆發所致。面對困境,不少打工仔均盼望當局能提供不同程度支援,惟亦有多達62.7%受訪者認為,政府最近推行第6輪防疫抗疫基金對受影響人士幫助不大,故打工仔手停口停,收入減少,消費意欲也隨之伴少。
    議員顏汶羽認為,目前「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只接受網上申請,部分申請者因「數碼鴻溝」存在申請障礙,加上當局處理申請緩慢,建議當局應完善計劃,考慮接受郵寄申請,以及增擴服務站至全港18區,方便各區失業人士申請。
    他又指,現時散工及長期失業人士正處於「兩難」,因不能滿足「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申請門檻,既不符合申請在職家庭津貼條件,建議當局增設「臨時開工不足支援」計劃及重新考慮「持續性失業援助金方案」,向每月總工時介乎於0至72小時的開工不足人士提供一次性財政支援,或向失業人士每月發放6,000港元作支援,以發揮「補漏拾遺」功能。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
    調查發現第5波疫情下有26.4%「打工仔」出現停工情況。
    顏汶羽倡當局盡快推出「保就業」,令僱員或僱主均有足夠的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