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學生無打針返學零課外活動 團體轟製造歧視損兒童心靈

    香港時間
    2022年04月12日(二) 16: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全港小學最快可在本月19日恢復面授課堂。
    教育局日前公布,全港小學率先可在本月19日恢復面授課堂,不論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每日回校前亦須進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而且沒有注射疫苗的學童不能參與非學術活動,如體育、音樂、吹奏樂器等。各有團體今(12日)就事件表達關注,指非學術活動對學童的發展亦很重要,不應與學業分開,既然每天已做快測,理解與其他學生一同享有參與活動的權利。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表示,綜觀國際及本地衛生當局,一直強調接種新冠疫苗是減輕重症出現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但並非預防新冠肺炎的唯一手段。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將接種新冠疫苗作為學生上學及接受教育的前設。
    委員會又指,疫情對兒童的教育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當局必須確保每一名學童都能夠重返校園並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該會希望有關當局能夠了解學童及家長對於接種疫苗的憂慮。
    教育是兒童最基本的權利,無論如何不應以此作為接種疫苗的交換條件,而且分隔學童亦製造了歧視,對兒童的身心造成傷害,漠視兒童的最佳福祉。
    另外,民主黨青年政策發言人陳堡明表示,未打針的小學生不能參與體育、音樂等非學術活動,容易讓學生感覺被孤立及排斥,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帶來極壞影響,加上斷斷續續停課近兩年,學童本身的社交能力已較弱,教育局此舉無疑令學童的全人發展雪上加霜。
    陳堡明指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28條訂明兒童應在機會均等的基礎上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學校政策符合兒童的人格尊嚴。陳認為即使疫情期間,教育局都應該盡力保障學生平等學習的機會,包括參與體育和音樂活動,不能輕易放棄學生基本課堂外的多元發展。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