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啟德區域供冷系統為區內設施提供冷凍水作中央空調之用。
獲撥近50億港元建設的啟德區域供冷系統遭審計署揭問題處處,審計署今(27日)公布新一份審計報告,指於投得第2期工程合約的承建商在營運供冷系統期間,曾有12宗不達標個案,雖然只有1次被評為與其供冷系統的實際表現有關。啟德發展區推行區域供冷系統分三期進行,整個項目共批出11份合約,涉及9個承建商,除了第三期的1個項目預計於2025年12月或之完工外,其他均已2013年至2020年間分階段完工,但工程項目的實際完工日期均超出合約所訂,當中較嚴重分別為第三期的兩份合約,延遲了9.2個月及超過一年的16.4個月。
第2期供冷系統工程的承建商在2011年2月獲批出合約,包括約16億港元用於設計及建造部分,但工程在因天氣惡劣而令完工日較原定合約期遲6.6個月,最終建迼部分的合約金額為17.325億元,較原定費用增加5.6%,折合約9,200萬港元。審計署留意到,該啟德區域供冷系統自2013年啟用至去年3月為止,就8個用戶支站而言,共有12宗個案,涉及個別用戶支站在1個月內所錄得的未能符合關鍵績效指標次數超出20次,最高更達65次。
但機電署指,僅1宗個案的成因是感應器維修工程導致未能提供數據,與承建商營運的實際表現有關,其餘11宗的成因是承建商無法控制。縱使營運表現不達標,但機電署從未就此調整營運費用,於2020年11月起才就實地視察作記錄,但有關報告並無述明視察結果和跟進行動。審計署認為,機電署需要持續致力密切監察承建商營運啟德區域供冷系統的表現。機電署則指會定期就實地視察的結果編制資料,以作監察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