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躁鬱謬誤滿載 煎熬3%港人 拍拖求職遇障礙

    香港時間
    2022年05月20日(五)
    10:00更新02:3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3
    每100名香港成年人中,約有3人可能患上躁鬱症,而女性的發病率為男性的1.89倍。不過大眾對此病存認知謬誤,例如以為「患者長時間處於躁狂狀態」。有調查發現,多達90%受訪者抗拒跟患者結婚或交往;73%人指會降低聘請意欲。雖然躁鬱症非不治之症,但服藥副作用會影響服藥依從性,近年有新治療方案「長效針劑」,每月注射一次,方便患者管理病情。
    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於去年共訪問了4,088人,結果顯示,近60%人不太認識躁鬱症,且有5大認知謬誤,包括「患者在躁狂狀態下,工作效率會有所提升」。醫生李靖國表示,患者在躁狂狀態或會自信心極高,但不代表其工作能力或效率會提升,反而可能有過度熱情或鹵莽批評等不恰當行為,影響人際關係和工作。而「患者可靠意志力控制情緒起伏」也非事實,李稱此病關乎生理上的病變,包括腦內神經傳遞物質失衡,故患者需要用藥改善。
    結果亦顯示,少於10%人願意與患者結婚或交往;至於有保留,甚至不願意的人中,80%擔心交往或結婚會影響家庭和睦,其次擔心遺傳下一代;另73%稱會降低聘請意欲或不聘請躁鬱症患者,當中逾70%人擔心其情緒爆發及影響同事關係,也有人擔心工作表現、有傷害別人的傾向。醫生鄭柏榮指,許多因素影響病發,包括遺傳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發病年齡大多在青年至成年時間。
    躁鬱症在本港並不罕見。
    本港的躁鬱症病發率中,女性較男性高。(受訪者提供)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