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臭氧年均濃度10年飆34% 環署與學者跨地域研具體成因

    新聞觀看次數:3.5k
    香港時間
    2022年09月19日(一) 16: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團隊冀研究形成臭氧的主要污染物。
    本港空氣中臭氧濃度在過去10年間不降反升,環保署聯同中大、城大、理大和科大學者,組成大氣合作研究團隊,與不同國際專家及大氣合作研究團隊,研究區域性臭氧以及光化學煙霧污染的排放源、污染傳輸路徑、傳輸演化過程,並制訂控制策略。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梁啟明表示,本港大部分污染物平均值於去年均呈下降的趨勢,例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但臭氧有增無減,更由2011年至今平均上升34%,並提到問題為區域性議題,因此研究覆蓋大灣區。
    研究團隊期望能透過在各區架設新進實時監測儀器、建立多站點雷達網絡,以及在高臭氧日子於海、陸、空抽取空氣樣本,監測大氣中活性揮發性有機物(VOC)的成分及變化等,再透過實驗室分析有關成分及來源,並建立光化學模型綜合分析多項監測結果,找出導致臭氧形成的主要污染物,助制訂針對性減排政策,解決臭氧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啟漢則指,不同區域或地方形成臭氧的有機物均有不同,且部分活性物質在環境中的濃度非常低,因此需要高端科研儀器及專家團隊深入研究,冀透過科學幫助解決問題。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