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將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增撥資源處理新症。
港府今日(19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在醫療方面,政府將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增撥資源處理新症,同時理順轉介安排處理跨科個案、設立綜合診所提供跨專業支援,並加強以基層醫療跟進情況穩定的病人,目標是在下一個年度(2023-24)把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減少20%。同時將強化醫院基建,推動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未來5年增加約4,600張病床和約80間手術室,而第2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會包括「北部都會區」醫院網絡建設。
為促進香港與內地醫療合作,港府會參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其他合適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證明,讓已在內地及相關地區註冊的藥物,在符合安全、效能及質素標準等方面的嚴謹要求後獲批在香港註冊及銷售,令藥品供應更多元。當局亦會與內地就「港澳藥械通」保持聯繫,讓更多香港註冊藥物和醫療儀器在大灣區使用。此外會積極研究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的港人,使用長者醫療券繳付內地醫療保險費。另為確保公營醫療系統有足夠醫護人手,港府會探討不同方案,包括要求合資格醫護專業人員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以及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
同時,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政府會強化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的職能,開設「中醫藥發展專員」職位,加強中醫藥發展及政策統籌工作,包括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落實200 ,000個新增中醫藥門診服務名額;常規化中西醫協作治療服務,並逐步擴展至更多醫院和病種,包括積極探討推展至癌症治療;優化「中醫藥發展基金」的運作;推動中醫師和中藥專業人員的專業發展;以及深化香港與內地和大灣區中醫藥協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