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發現長途巴士車廂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易令人瞌眼瞓。
1/2
搭長途車易瞌眼瞓,原來有科學根據!香港珠海學院土木工程系今(12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長途巴士車廂的二氧化碳含量接近3,000ppm,較環保署良好等級濃度高出兩倍,且足以令司機、乘客出現睏倦、頭痛等症狀。研究團隊建議,巴士可加強吸入更多鮮風,改善車廂空氣循環。
是次研究於今年3至4月期間進行,分別測量兩間巴士公司、四條長途巴士線。結果發現,一條由屯門前至藍田、總行車時間達100分鐘的長途巴士路線,在行車半小時後,車廂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開始上升,並約一小時後達至最高峰,上層車廂濃度達到2,950ppm,下層則達到2,840 ppm。參考環保署的室內空氣質素指標,二氧化碳濃度1,000ppm水平屬良好等級,而長途巴士車廂水平則高出近兩倍。
研究同時量度港鐵車廂情況,發現由荃灣至金鐘的車程,二氧化碳最高濃度時為1,860ppm;屯馬綫屯門至紅磡濃度為1,426ppm,相比下,巴士車廂濃度較港鐵高出60%。
珠海學院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李小蘭指,二氧化碳含量達2,000至5,000ppm的水平,有可能令人出現頭暈、睏倦、感到悶熱,甚至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加快和輕微噁心的情況。
該系系主任林志雄解釋,港鐵靠站開門時,月台上的新鮮空氣可進入車廂內,故濃度較巴士車廂低。同樣,巴士埋站時,下層車門打開亦有新鮮空氣替換,故濃度較上層稍低。他建議,巴士可以在有足夠的製冷能力之下,研究如何引入更多鮮風,改善車廂內空氣的循環,以平衡車廂內的二氧化碳濃度。

珠海學院建議,應研究巴士如何引入更多鮮風,改善車廂內空氣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