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離婚訴訟案件處理或需2至3年 議員斥需時過長

    新聞觀看次數:4.4k
    香港時間
    2023年07月24日(一) 18: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批評家事法庭處理離婚訴訟案件的時間過長。
    法庭處理案件及案件輪候時間長一直為人詬病,當中有業界指涉及離婚訴訟案件甚至處理可達2至3年,對要獲得臨時贍養費、探視權的父母很大影響,亦有議員斥等候時間已經「餓死咗」。
    家事法委員會會員古明慧表示,大部分離婚訴訟要處理8至9個月,有爭議的個案甚至長達2至3年,對需要臨時贍養費、探視權的父母很大影響,即便完成訴訟過程,也需要等待長時間才有判決。議員江玉歡也指家事法庭涉及贍養費等處理事宜的判決書需要長時間等待,很多父母已經「餓死咗」。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則回應指除個別個案外,大部分判決書均按規定發下。議員容海恩也指大部分家事案件的訴訟人沒有律師代表,詢問當局會否有文件上的協助以縮短輪後時間,梁指此為發展方向,而家事訴訟條例通過後將成立規則委員會,也會鼓勵多用調解。
    政府指案件輪後時間長與法官人手不足有關,議員梁美芬指雖有人稱法官工資低未能吸引律師擔任,但她指如果因覺得法官人工低而不做法官的人「唔適合」,稱「賺大錢唔好做公職」,建議政府要培養法學生使命感,也可打破較少事務律師做法官的藩籬。梁表示今年正舉行4場講解會,而條例也沒有框限一定要大律師才可擔任法官,希望有志者可回應政府招聘。
    另外,法律適應化工作進展緩慢,尚待作適應化修改的法例或附屬法例淨數雖由69條減少至65條,議員廖長江指回歸後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呼籲政府要追回進度,而非每年「搞掂幾條」,質疑65條可能要好多年,當局回應指政府目標並非「半年9條咁做」,也希望可加快進度。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