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日式食肆生意挫半甚驚人 業界料未來3個月多間結業

    新聞觀看次數:31.3k
    香港時間
    2023年08月22日(二)
    20:34更新19:29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5
    日本排放核污水進入倒數階段,本港日式食肆首當其衝。有負責人大呻生意自日本當局宣布消息以來已重挫約一半,情況驚人,相信食客擔心日本食品具健康風險而轉食其他選擇。他又相信,污水排放後生意會更差,期望政府設特別補貼,及教育公眾微量輻射對身體的影響,增加市民的信心,否則預計將有多間日式餐廳會結業。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日式餐廳負責人陳強接受東網訪問時表示,現時本港較少進口即將受禁的10個都縣海產,但岩手縣生蠔、海膽等部分時令的水產,則難以再進口。他又舉例指,日式醬料未來也要轉由其他都縣取貨,成本將會上升;至於替代貨源的供應暫時正常,來貨價亦未見暴增,相信需求沒有因禁令而增加。
    不過,陳強認為日本排放核污水影響最大為食肆生意,由日本宣布擬排放核污水後首一兩周,餐廳訂座量及生意已減少10%至20%,隨後日本落實排污時間表後,生意急瀉40%至50%,「舊時做兩轉(生意),現時只做一轉」,他預料污水排放後,市民更擔心日本食材的安全,「過不了心理關口」,因此生意情況會更差。
    陳提到,業界經歷新冠疫情至復常,已飽受衝擊,而現時本港經濟不佳,港人周末北上消費,飲食習慣改變,晚上9至10點後已沒有人光顧食肆,現時再加上核污水問題,直言「好頭痛」。陳坦言政府無特別幫助措施下,相信未來3個月將有多間日式食肆結業,他亦考慮轉型或縮規模。他又稱,業界希望當局制訂特殊措施,教育市民進口食品已有把關,輻射達標的食物對人體的影響輕微,並列出輻射物質對人體的影響情況,釋除公眾疑慮,令市民能衡量安全後作決擇,亦希望當局設專項津貼,協助業界渡過難關。
    日式食肆首當其衝。(黃偉邦攝)
    陳強表示現時本港較少進口受禁的10個都縣海產。(黃偉邦攝)
    一般全日本都能供應大部分常見海產。(黃偉邦攝)
    業界預料污水排放後,市民更擔心日本食材的安全。(黃偉邦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