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暫託支援欠周到 以老護老響哀號

2023年10月23日 03: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以老護老」情況愈趨普遍,惟港府支援不周到,令長者照顧者壓力爆煲。調查發現,逾40%護老者需獨力照顧長者,然而近90%人稱從未使用長者暫託服務,有人每日照顧老伴逾8小時,毫無喘息空間,慘過上班。團體認為,長者暫託服務需求龐大,惟當局欠缺宣傳令市民認識不足,建議港府鼓勵以「政商社合作」形式,推動多元化的社區暫託服務,同時加強相關公眾教育,並善用科技完善支援配套。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年8月訪問499名護老者,當中40.7%人年齡為61歲或以上,28.1%則介乎51至60歲。結果發現,33.3%受訪者長期獨力照顧而感到壓力沉重,以滿分10分計,他們自評壓力非常高,達8至10分水平。壓力爆煲下,他們易感到疲勞、易發脾氣,亦持續感到緊張。43.3%受訪人又指,壓力主要來源是「沒有其他人可分擔照顧工作」;27.7%人則指,每日平均花超過8小時或以上照顧長者,等同或甚至超越做一份全職工作。
調查同時發現,儘管護老者承受壓力,但89.6%受訪者無使用暫託服務,主因是「不認識有關服務」及「擔心被照顧者不適應」。數據反映護老者不認知暫託服務能夠提供協助,亦顯示現有服務未能回應長者實際需要。受訪者指,期望暫託服務能滿足三大要求,依次為地點接近居所、可自選服務時間,以及毋須預約,隨時可使用。
翻查資料,本港現時估算有超過110萬人正照顧長者、腦退化患者、殘疾人士或長期病患者。立法會今年3月發表的報告更指出,約40%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由65歲及以上的家人親友擔任唯一或主要照顧者,而照顧者大多數為女性。隨着人口老化,「以老護老」甚至「以殘護老」現象勢會加劇。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躍動晚年及社區照顧服務協調主任張燕琳認為,護老者有能力照顧長者,但壓力依然沉重,合適的社區暫託服務能使他們獲得喘息空間。她表示,該團體今年5月起與深水埗多間商戶合作,試行「商社合作」的長者社區暫託服務,至今服務近百人次,認為服務具有需求。
張燕琳指,相關暫託服務的門檻低,店舖只要有供兩至4人休息的空間即可,建議港府帶頭推動鼓勵社區商戶提供支援,向護老者提供實報實銷津貼,以及津貼或嘉許相關商戶。她亦呼籲更多商戶可按自身能力提供支援;社福界亦可為商戶提供資訊及訓練,連結社區義工力量,發掘更多暫託空間,共建護老者友善社區。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表示,目前當局缺乏數據作政策及資源規劃,冀當局盡快制訂護老者政策,確立其身份,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除了心理輔導、家務服務外,亦建議向護老者提供金錢補助。他舉例,有護老者需兼顧工作及照顧人,以致無正常娛樂、社交;亦有護老者因退休而失去主要收入來源,倘港府提供補貼能減輕他們負擔。惟他坦言,「一、二千蚊(補貼)對(照顧者)係於事無補」,但若補貼金額大,無疑對公帑是長遠的沉重負擔,尤其是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