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展推動可持續發展 全方位履行ESG承諾

2023年12月29日 09: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人人都可以實踐「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理念,關鍵在於如何將其生活化,從而養成環保及服務社群等好習慣。植根社區的領展,以連繫市民、商戶乃至非政府組織為己任,今年於樂富廣場開設全港首個扎根社區、位處市區商場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及協作平台「領展可持續未來館」,透過多元化內容、互動體驗、免費工作坊及講座等活動,在社區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公眾教育,並推動與不同持份者跨界、跨代協作。不僅如此,領展還在物業、資產管理等環節全方位履行ESG承諾,因而獲得由《東方日報》及《on.cc東網》頒發的「超卓實踐可持續發展企業大獎」。
「領展一直以來推行很多可持續發展措施,但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必須整個社會『不同人‧一同行』。領展最大優勢是『植根社區』,所以我們選址九龍中非常熱鬧及交通方便的樂富廣場,構建一個平台去匯聚不同群體一同推動可持續發展。如果市民走入可持續未來館,對某一、兩個ESG訊息留下深刻印象並加以實踐,那就證明我們的行動有用。」
領展企業事務董事總經理陳涓涓(Lorraine)稱,佔地6,800方呎的領展可持續未來館訂下「可接觸(Accessible)、可實踐(Actionable)及可達成(Achievable)」的3A目標。4月下旬起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以來,至今逾15萬人次進場,當中不乏長者及學生,甚至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五一假期周末單日參觀人數更逾2,000人,故對初步成績感到滿意。
甫踏入未來館,ESG氛圍隨處可見,於11月底未來館換上最新內容主題,呼應「社會」(Social)議題。據Lorraine介紹,他們選取了「多元文化」、「健康情緒」與「樂齡人生」3大熱門課題,貫穿社會上「不同人‧一同行」的人和事,推動更共融及包容的文化。
「香港是華洋雜處的國際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所以未來館透過多家合作機構邀請不同族裔的香港居民,以『揭板』形式分享其履歷和真實經歷,讓我們知道在香港生活的不同人之間,共通的地方比相異之處更多,希望打破大眾對他們的刻板印象。」Lorraine道。
另邊廂,了解到近年情緒管理及精神健康愈趨重要,未來館設置了「情緒顏色桶」,參觀者可將乒乓球放入不同顏色桶,來代表當刻的心情,從而學習正視及接納個人情緒,並認識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提出的7種主要情緒,包括悲傷、快樂、憤怒、驚訝、恐懼、厭惡和鄙視,以及平衡情緒的方法。公眾又可拿起「借用你的耳朵」電話亭聽筒,聆聽別人心聲,理解不同人面對的壓力。
隨着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如何利用樂齡科技照顧家中長者也是市民關心的議題,未來館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社福機構及商業夥伴在館內打造了一個300方呎示範單位,展示多款有助改善長者生活質素的樂齡科技裝置。參觀人士又可於館內展板參加社區民調,表達自己對壽命的想法。
本月,領展可持續未來館在「第十九屆中國公共關係行業最佳案例大賽」的環境保護與綠色傳播類別中脫穎而出,獲頒銅獎,肯定其在綠色傳播的努力。Lorraine稱,除了未來館,領展的「愛‧匯聚計劃」在過去10年間同樣連繫社區,資助項目更與未來館的主題互相輝映,涵蓋共融及活齡社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及青少年培育。「愛‧匯聚計劃」由2013年啟動至今,資助逾180個項目、受惠人次多達1,600萬、投放總額1.4億元。當中,領展大學生獎學金今年向220名學生發放440萬元獎學金。
Lorraine指出,領展亦力求於2025至2026年度,提升旗下於香港、內地、澳洲及新加坡的投資組合之綠色建築認證覆蓋率至100%,且定期進行碳排放審計,同時利用能源管理系統進行數據預測分析,節省電力。她更透露,未來館明年下半年主題將圍繞能源及循環經濟。她總結,可持續發展的大目標與未來並非如想像般遙遠,呼籲大家齊來參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