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理大嶄新顯像及成像技術豐富數碼裝置色彩 每年逾億台裝置採用

    新聞觀看次數:3.2k
    香港時間
    2024年01月18日(四) 01: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魏敏晨及其團隊成功研發一系列色彩管理技術,突破LED及OLED照明裝置在呈現色彩上的限制。
    1/4
    理工大學研發色彩管理技術,能有效令LED(發光二極體)及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智能電話、相機,以及延展實境頭戴式裝置等數碼顯像及成像裝置所輸出的色彩更逼真,從而提升用戶體驗。相關研發成果已成功商用化,並獲得中外知名社交媒體平台、成像系統,以及LED照明、智能電話和無人機設備生產商廣泛採用,全球每年逾一億台高端智能裝置內置相關算法和解決方案。
    隨着嶄新技術如OLED及QLED(量子點發光二極管),發光光譜變得愈來愈窄,令不同相機和顯示系統在顏色捕捉和呈現的過程中,造成愈來愈大的差異,為數碼裝置的色彩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以及顏色影像與元宇宙研究中心主任魏敏晨及其團隊,研發多項色彩管理技術,包括六色RGBACL(紅、綠、藍、琥珀、青、檸檬黃)燈光模組和智能混色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LED照明系統的色彩呈現,而針對人臉膚色的調光算法,能夠快速改變影像設備,對於膚色捕捉的效果,這些已獲得國際知名影視燈設備開發商採用,並已應用於多齣荷里活電影的製作。
    另外,團隊亦發現各種影像設備對於顏色捕捉和顯示能力的解決方案,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偵測畫面中的人臉,然後改變色彩平衡以優化膚色。同時亦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白平衡校正算法植入晶片,務求令不同相機在不同環境下拍攝的照片和影片,顏色更真實且一致,相關技術亦已獲得知名智能手機及延展實境設備製造商所採用。
    魏敏晨表示,隨着愈來愈多用戶投入元宇宙的懷抱,超現實的數碼體驗為人們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娛樂和社交模式,顏色更是虛擬世界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希望藉開發尖端的系統算法及人工智能,幫助內容創作者提供他們希望用戶看到的準確顏色,並讓用戶置身更逼真的數碼虛擬世界。
    人臉膚色的調光算法能夠快速改變影像設備對於膚色捕捉的效果。
    白平衡校正算法植入晶片令不同相機在不同環境下拍攝的照片和影片顏色更真實且一致。
    技術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偵測畫面中的人臉,然後改變色彩平衡以優化膚色。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