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類風濕性心臟病主要影響5至15歲的青年。
1/2
風濕是一種會波及全身器官的免疫系統疾病,日常生活中較常聽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風濕熱」發作後,關節及肌肉因免疫系統失靈,不斷「攻打」致永久性創傷。不過,原來心臟亦可成為風濕侵襲的對象之一,有醫生指出,類風濕性心臟病主要影響5至15歲的青年,但成人亦有機會確診。患者會出現心瓣膜發炎、瓣膜增厚鈣化等情況,對心臟造成永久傷害。
類風濕性心臟病源於人體受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免疫系統在「攻擊」細菌時,同時對心臟造成傷害。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司庫陳穎思指出,病人初期會出現扁桃腺發炎、呼吸困難及氣喘,做運動會倍感吃力;後期會引起心包膜炎、心肌炎等疾病。
陳穎思表示,心臟二尖瓣最容易受細菌入侵,患者瓣膜會變得狹窄、開合不全、影響血液流動有機會構成其他併發症。而目前針對心臟瓣膜受損的治療方法,包括透過手術進行修補或置換人工瓣膜。其中後者有分生物及機械兩種瓣膜,視乎病人身體狀況考量。
大多類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於5至15歲時曾受鏈球菌感染,引起風濕熱,會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如發燒、喉嚨痛等。而患者後續會再出現炎症,引發心臟問題。不過,陳穎思解釋,並非每個風濕熱患者都會將炎症蔓延至心臟;她稱若兒童及青少年持續出現感冒症狀應盡早求醫,家長不應輕視自行用藥處理。

陳穎思指成人亦有機會確診類風濕性心臟病。(吳天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