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政府擬調整資助出售房屋與公屋比例 豐富短貧戶上樓階梯

    新聞觀看次數:25.1k
    香港時間
    2024年02月05日(一) 0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元元想法積極,希望購買居屋與兒子「住好啲」。(李志湧攝)
    1/5
    近日港府提出調整資助出售房屋與公屋比例的想法,引發社會熱議。社會房屋企業「要有光」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偉業表示,認同調整兩者比例,因居屋或其他資助出售房屋,更能刺激短貧戶向上流動,豐富正輪候公屋的短貧戶的房屋階梯。居住「光房」的單親媽媽元元現已輪候公屋2年,她希望直接以綠表身份購買居屋,強調「人望高處,水向低流」,認為買居屋能令她日後過更美好的生活。
    房屋委員會早前公布財政狀況緊絀,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提議,調節目前公營房屋的7成公屋、3成資助出售房屋比例,透過出售居屋或綠置居增加收入,但或會對公屋「3年上樓」的輪候目標時間造成影響。
    余偉業指整體支持調整公營房屋比例,增加資助出售房屋,以令更多輪候公屋的人士以購買居屋為目標,無需顧慮入息上限,「可以更放膽搏、掙錢升職,向上流動成效更顯著。」余又指,相信目前不少輪候公屋人士僅屬短貧戶,若他們能成功上樓,亦不會影響公屋的輪候情況。
    單親媽媽元元在2021年帶着兒子由內地到香港工作生活,但因任職的診所助理工作薪金不多,僅得月入7000港元,只能與兒子投靠親戚家暫居,兩人更要「做廳長」,不理想的居住環境,令兒子產生情緒問題。
    後來經社工轉介,兩母子成功申請「要有光」的「光房」單位,三房一廳逾550平方呎,月租約4000港元,與另外兩個單親家庭一同居住。在「要有光」的專責人員幫助下,元元努力進修增值,現職一對一物理治療助理,月入達1.8萬港元,短短2年,月入增加1.1萬港元;又在「要有光」團隊的督促下,成功儲得逾8萬港元,她的目標是跨過公屋,儲到15萬港元首期直接買居屋。
    元元明年便要搬離「光房」,她坦言與同住家庭感情極好,非常不捨,但期待未來若能成功購買居屋後的生活。她又笑稱「抽到居屋仲難過中六合彩!」若在搬走後,仍未抽到居屋又未能住公屋,則會找月租約4000港元、200至300方呎的私樓單位暫住,直至成功買到居屋。
    余偉業支持政府調整公營房屋比例,讓更多短貧戶上樓。(李志湧攝)
    廚房設備齊全
    元元居住的「光房」單位有三房一廳。(李志湧攝)
    客廳光線充足。(李志湧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