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聘外勞嘥錢盞搞 善待本地司機方為上策

2024年03月14日 18:4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經濟插水,各式資產都大幅貶值,就連營運車輛的士、小巴的牌價都大跌,近期車主更出現「斷供潮」。業界人士更指出如果情況持續,預料未來會再有100輛小巴因斷供而被拖走。政府早前批准了公共小巴及客車行業輸入外勞司機,不過考試合格率則不甚理想。香港教車協會表示,時間短促,不夠時間訓練。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也指出,本地司機沒有休息時間,營辦商不把司機當人看待;更有市民表示,不希望引入外勞司機,稱會害怕難溝通;《東呼即應》為此作出探討。
近年開始有不少營運車斷供,有小巴車主不甘資產貶值,收入不敷供車開支,3年間有過百輛小巴斷供。但如果不是收入差,車主又怎會不供款以致營運車輛都被拖走?有業者批評政府政策傾斜,對的士業尚有政策支援,而小巴業卻無人理其死活。意圖「陰乾」小巴。
小巴經營陷入困局的同時,還面臨人手不足的難題,近日《東呼》記者發現,平時乘坐的小巴路線聘請了新司機,但其粵語不流利,駕車時亦突然減速,每次坐車都擔驚受怕。政府早前批准了公共小巴及客車行業輸入外勞司機。根據運輸署2月6日公布,已抵港的205名外勞司機,已經有157人參與駕駛考試,但合格率是59.2% ,換言之有4成「肥佬」。
對此香港教車協會代言人林秉德表示,首先香港與內地方向盤左右不同、行車方向亦有不同,即便能夠在5堂課內解決方向盤左右、行車左右方向等的問題,但他們由來到香港,到考試日通常僅得兩星期,期間他們還要上職前課程以及到運輸署辦理一般手續,所以時間較為短促不夠時間訓練。林秉德還表示,香港沒適合人選時,引入外勞亦是一個辦法,不能讓小巴行業一直凋零,全都是65歲以上的司機,沒有人手補充就不行。
本港小巴司機高齡化,政府請不到人就只好「搶人才」,但輸入的外勞是否能很快熟悉環境急就章下,會否存在隱憂,《東呼》問過業界人士,他們反映聘請外勞司機的成本,早已高過本港司機的薪酬,希望當局在輸入外勞的同時,不要忽略本港司機的待遇。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指出,有些本地司機甚至連吃飯時間也不足,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營辦商不把司機當人看待。而內地的司機則比較悠閒,未必能適應到香港的急促節奏。他續指,有營辦商沒有依照運輸署的指引,給本地司機適當的吃飯和休息時間,加上待遇及福利不佳,即便加人工,但待遇、福利跟不上一樣沒人肯做。所以說請外勞不如提高本地人的薪金,營辦商經常聲稱聘請不到人,但是待遇薪酬福利多方面,都達不到理想狀態。
市民對本地司機和外勞司機亦有不同意見,市民何先生表示,大部分司機駕駛態度都很友善,技術很好,速度也很快,香港很多小巴司機的經驗亦很豐富。市民王小姐則表示,小巴司機有時會突然煞車,車速很快,只能說有好有壞。但不希望引入外勞司機,會害怕難以溝通,講粵語他們聽不懂。另有市民何先生、何太表示,應給外勞司機訂立訓練時數,讓他們熟知路線地名,方便乘客有需要上落車。
其實外勞與本港司機待遇不公的問題,有關工會一早就反映過,本地司機工資中位數只有1.43萬港元,但聘請外勞司機的成本最高可以達到3港萬元。其實政府在輸入外勞問題上糾結,為何不先改善本地小巴司機就業情況,改善前線司機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