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脊椎手術引入機械臂 減少併發症及住院時間

2024年05月29日 18: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關日康醫生(右)示範使用輔助機械臂技術進行脊柱手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的科研團隊,在脊椎手術上率先利用輔助機械臂進行手術。自2023年10月起,該團隊已成功為20名患者進行輔助機械臂脊椎手術。手術團隊指,在脊柱手術中使用輔助機械臂技術可以大幅提升手術的精準度及安全性,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併發症風險,並提高修復成功率。
由於脊柱融合手術多數需要於脊柱內植入固定裝置,對治療脊椎側彎等常見的兒童脊柱畸形疾病尤為重要。在成年患者中,植入手術則常用於治療背痛、不穩定或畸形的脊柱等問題。外科醫生一般需要將螺釘放入畸形的脊柱,以矯正和融合脊柱。傳統脊柱螺釘植入方法靠人手操作,依賴外科醫生的解剖知識、手術經驗及手術中X光檢查,引導螺釘植入精準位置。雖然熟練的醫生可以達到高精準度,但螺釘擺放位置的準確性仍未達到100%。
機械臂系統可以在術前計劃,對患者脊柱進行電腦影像掃描。外科醫生根據每個患者的獨特身體結構和預測植入脊柱中的螺釘對齊,擬定理想的植入點、螺釘尺寸和植入軌跡。手術時,機械臂會精準引導至該位置。機械人導航系統還會為醫生提供患者脊柱的實時影像,幫助醫生在植入螺釘時提升準繩度。
脊柱外科部門主任關日康表示,這種治療方式有助提高脊柱手術中螺釘植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降低修復手術的機率,同時提高手術效率,並減少手術後併發症和縮短住院時間,對於患有脊椎側彎或其他脊柱問題的本地患者來說可以多一個選擇。他相信不久將來該技術會被廣泛應用,縮短手術時間及輪候時間。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鍾培言教授指,機械臂系統能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可預測性,讓醫生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從而加速患者的康復進度,並獲得更好的長遠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