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抵港人才睇網上攻略取經 扮工博續簽證

2024年06月25日 03: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在2022年底起推出多項人才入境措施,截至2024年5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30萬宗申請,其中近19萬宗獲批。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有關事宜,有議員質疑已引入的人才主要來自內地,其他國家的人才較少,更有議員指網上出現續簽攻略,讓人才找不到工作便去保險公司做經紀、開空殼公司,甚至社交平台的攻略更有「相當高嘅欺騙成分」,認為人才計劃應如打擊濫用公屋一樣要「打濫」。當局則表明不同意把人才計劃和公屋一同討論,指保險也要人才。
政府表示,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接近13萬人,超越人才工作3年合共引入10.5萬名人才的目標,而勞工及福利局早前向經由高才通計劃簽證來港超過6個月的人才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其中54%的到港人才已經在香港成功就業,主要投身金融、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他們的薪酬普遍較香港一般薪酬高,每月收入中位數約5萬元,其中四分之一每月收入10萬元或以上,10%每月收入20萬元或以上。以調查結果為基礎推算,2023年已抵港的高才通計劃人才可以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
至於「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政府指優化計劃自推出至2024年5月31日共接獲超過4,800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約45,600名勞工;獲批的申請有近1,600宗,涉及11,500多名輸入勞工。其餘約3,200宗正在處理的申請當中,約600宗已展開或完成本地招聘,預計可於兩至三個月內完成審批。
議員陳永光指已引入的人才主要來自內地,其他國家的人才比較少,又以高端人才通行證為例,由去年至今年2月按申請人所屬地區劃分,有43,992個來自內地,美國有524個,直言兩者幾乎相差83倍,詢問有否評估人才計劃對外國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會否考慮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以吸引不同背景的海外優秀人才來港。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稱,針對海外人才通常會通過一般就業政策引入,而由2022年年底開始推行一系列搶人才計劃到今年5月31日,非內地人有超過4.5萬人透過此計劃來港,即約有四分之一來港的人才持外國護照,他又指高才通確是內地人較多,但是否有海外經驗並非只看所持護照。
議員郭偉强指公屋最近有打擊濫用的行動,詢問人才計劃是否也要「打濫」,又指網上出現續簽攻略,讓人才找不到工作便去保險公司做經紀、開空殼公司,又詢問是否有人才兩年內沒工作,純粹利用便利進出香港。另外,議員黎棟國也指在社交平台看到很多中介教人如何申請人才計劃,當中看到很多有「相當高嘅欺騙成分」,詢問人才辦如何處理這些情況。
孫強調不同意把人才計劃和公屋一同討論,又指保險也需要人才,但指如高才通簽證人從事保險工作,續簽時審批會加倍小心,呼籲人才不要相信網上攻略,入境處審核會非常嚴格,強調人才要真正來港,並為經濟帶來實質貢獻。
就近期出現學歷造假個案,當局指入境處審批高才通時,學歷是很重要的準則,因此學歷證明的要求十分嚴格,現在會要求交上大學畢業證書,以及需要專業學術評估機構出示證書,做到雙重把關。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