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團體質疑政府以保育南大嶼之名 發展打卡式旅遊為實

2024年07月24日 18:5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水口會有不少遊客「挖沙白」。
政府計劃在南大嶼發展生態康樂走廊,包括在長沙、貝澳、水口及石壁,興建休閒、康樂等設施。土木工程拓展署於5月提出相關建議,並作出兩個月的諮詢,多個保育團體就質疑諮詢立場偏頗,時間又不足,又指政府以保育之名,發展「樂園打卡式旅遊」為實,擔心生態康樂走廊會嚴重破壞南大嶼生態。他們聯同當區居民提出建議,促請政府尊重當區文化及生態,制訂保育政策,並保障當區居民原有的產業。由於土拓處提出的建議諮詢期會於本月28日截止,團體會發起網上聯署,呼籲市民提出意見。
守護大嶼聯盟成員謝世傑指,政府發展所謂的「無處不旅遊」,其實是無處不「樂園打卡式」旅遊。遊客就算到南大嶼遊玩亦只會「消費」當地文化、生態,而非作深度遊。生態康樂走廊計劃包括包括在長沙加設海灘設施、登山椅、加建碼頭;在貝澳設樹頂步道及營地等;水口亦會加設沙坪步道;而石壁則會作休閒康樂、藝術文化用途。他認為一旦加設相關設施吸客,大嶼山特色將不復再,形容計劃是一條「不歸路」。
當區居民梁先生就質疑計劃實際效用,稱政府「將人哋有嘅嘢」搬到香港,只會消磨南大嶼的獨特性,又指類似設施深圳全部都有,擔心對遊客吸引力不大。在當區居住近十年的楊小姐亦指,目前南大嶼的自然環境吸引到不少遊客,已經對當區生態造成一定程度破壞,例如水口會有不少遊客「挖沙白」,近年更用泵大量捕捉相關貝類,造成生態影響;也有不少遊客露營後直接棄置帳幕等垃圾,造成污染,反問政府所說的保育實際「做過乜」。嶼南水牛學會創辦人梁韶華在貝澳進行水牛保育工作近17年,斥政府只把水牛當成「流浪牛」,未有計劃保育。貝澳計劃會加設「樹上步道」,她指出該處樹木全部樹齡少於30年,直斥政府將澳洲做法搬到該置是紙上談兵,未有做過實地考察。
本土研究社陳劍青就認為有人扭曲「無處不旅遊」原意。他指出,概念原意應該並非每一處,甚至「連你屋企都要發展旅遊」。他續指,長沙碼頭在計劃中將作為「海上遊」樞紐,惟政府未有提到如何何算相關遊客數字、遊客類型等關鍵資料。他又以啟德遊輪碼頭作例子,指當初該處亦計劃成為「郵輪樞紐」,惟醜聞、問題至今仍然不絕。另外,早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提到,南大嶼或會引入北都的「片區模式」,在該處為發展商提供土地興建「生態度假屋」。他認為,「度假屋」實際上是酒店,政府只是利用新開發模式,繞過現有賣地程序和公眾參與部份,直接賣地;又指該模式就連北都亦未實行就引進第二區,是不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