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0日 (六)
  • 繁體
  • 简体
   港超聯: 冠忠南區 VS 港會
港超聯
冠忠南區 VS 港會
東網視頻
電子報
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東方日報A1:入境處規定預報登機名單 禁假難民來犯

    新聞觀看次數:23.9k
    香港時間
    2024年09月04日(三)
    07:00更新03:3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5
    「假難民」為禍香港,今年首8個月,入境處已接獲1,900宗免遣返聲請,截至7月底,滯港免遣返聲請人多達15,550人。入境事務處昨日宣布,正式推行「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加強入境檢查及執法能力,阻截包括潛在的免遣返聲請人等不受歡迎人士乘坐航班到港。處方強調,預報系統不會向享有香港居留權的永久性居民發出禁止登機指示。議員葛珮帆歡迎新措施,指過往有不少外地人士,來港「落地」後,立即「舉手」申請免遣返聲請,政府只能按照程序處理每個聲請,無法即時遣返。她又指,昨日生效的預先通報系統可在有關人士「落地」前及早阻截。
    入境處發言人表示,當旅客在辦理相關來港航班的登機手續時,航空營運商會從旅客的旅行證件讀取所需資料,透過系統向入境處傳送乘客和航班的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國籍、證件種類及號碼等,亦要列明該旅客屬於乘客或乘組人員,以及是否過境旅客。系統會即時發出可登機或禁止登機指令,若旅客被發出禁止登機指令,營運商須按照指令禁止該名人士登上來港航班。發言人又強調,系統不會向香港永久性居民發出禁止登機指示。
    不過,為了讓超過100間航空營運商有充裕時間連接預報系統和確保系統順暢有序,運作會分階段進行,並設約12個月的過渡期。而《規例》第4及5部關乎訂明罪行、免責辯護等條文,會在過渡期後、即明年9月1日起才會實施。
    入境處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入境處已經接獲共1,900宗免遣返聲請,同期審核的聲請就有1,838宗,而撤回或無法跟進的聲請為59宗;尚待審核的免遣返聲請為843宗。截至今年7月底,有約15,550名免遣返聲請人在港。當局近年加快處理免遣返人士程序,當中包括落實《入境(預先通報乘客資料)規例》。立法會財委會於2022年6月批准總數2億9,606萬元撥款,用於開發及推行入境處預報系統,包括購買硬件及軟件、建立通訊網絡、聘請合約員工等。當時預計系統於推展後,維持香港國際機場兩個指揮中心全天候運作,以及處理系統行政、運作及支援每年所涉及的員工開支為7,169萬元。
    議員葛珮帆歡迎入境處的新措施,指規例是因應國際民航組織幾年前更新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政府加入「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除了保障航空安全,同時可以阻截濫用免遣返聲請的人來港。她解釋,過往有不少外地人士,來港「落地」後,立即「舉手」申請免遣返聲請,而政府就要按照程序處理每個聲請,不能即時遣返。現時加入的預先通報系統,上機前會預先將來港乘客資料傳到入境處,再由處方根據數據,例如是否曾多次申請免遣返、犯罪紀錄,以及處方收到的情報等,幾秒內就能向潛在不受歡迎的罪犯、免遣返聲請人發出禁止登機指示,在他們「落地」前及早阻截。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過去6年,用於處理假難民的開支總計逾63億元。
    假難民禍港多時,成社會治安大患。
    過往有不少來港人士「落地」即申請免遣返聲請。
    議員葛珮帆歡迎入境處的新措施。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