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明年2月1日起把綜援和公共福利金計劃津貼金額上調1.3%。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6日)通過,明年2月1日起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標準項目金額和公共福利金計劃津貼金額上調1.3%,由此而來會增加9億2,700萬港元財政承擔,受惠人數約160萬。不少議員都質疑,政府打算要求健全的失業綜援受助人參加無償工作的計劃,對脫離綜援網有多大幫助,此外又關注計劃的行政支出。政府代表直言,未知計劃可減省多少綜緩開支,但預計有將1萬人參加無償工作,冀長遠可減少綜援方面的支出。
政府計劃於明年10月試行為期兩年的「失業受助人士支援計劃」,要求15至59歲的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士,每周參與無償工作至少1小時,否則會扣減綜援。議員林振昇指出,無償工作沒有僱傭關係和最低工資,談不上正式的工作,對於受助人將來能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以脫離綜援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他關注政府會否加大就業支援,建議大企業給受助人工作機會,或給予照顧者一些彈性工作安排,讓他們投入職場,脫離綜援網。他又詢問政府有否長遠目標,以減少綜援申請人的數目和開支,如一段時間內減少2,000個申領失業綜援的話,料一年或可省回1億港元。
議員鄧家彪認為,與其安排無酬工作,倒不如讓相關機構組成合作社,然後政府把一些外判的低技術工作委託給合作社,組織綜援受助人進行一個星期的試工,合適的話就長期上班、擺脫綜援網。議員陳曼琪關注到,提供無償工作服務的非政府組織會否收取一些行政費用;有關計劃所花的行政費會不會大過政府預期會減少的失業綜援的總金額?議員蘇長榮詢問當局,本港失業率的變動和綜援受惠人數,尤其是綜援計劃的受惠人數的關聯度是如何評估。
勞工及福利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陳雅詠回覆指,預期無償工作的新計劃會相對精簡一些,成本亦應該會低一些,政府會給予營辦機構所需資金,以應付運作的開支,如聯絡受助人或跟進工作的安排。當局並沒有特別去比較有關費用可減省多少綜援開支。畢竟是一項相對新的模式,是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但會收集一些關於受助人遵循無償工作的要求,以及相關罰則的數據,以分析新計劃成效和實際效果。
對於鄧家彪的建議,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形容有新意,並會研究建議的可行性。他強調無償工作計劃的目標是希望受助人能有一些工作體會和經驗,不致跟社會脫節得太多。關於明年推行的支援計劃,要待明年才進行委託和招標程序,具體細節仍在籌劃。他指目前領取失業綜援大概15,000人左右,政府評估會有1萬位受助人需要參加有關的支援計劃,有合理原因而不能上班的,譬如要上課,或在家裡照顧患病、殘疾人士的家庭,可豁免參加計劃。
何續指,目前領取綜援領取人數有所減少,尤其是失業綜援以及低收入綜援的減幅比較明顯,然而綜援當中大部份涉及殘疾和長者。政府希望透過有關支援計劃,和整體香港的失業率繼續維持在低水平,多些受助人可回到職場,減少綜援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