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昔日影楼重现中环街市 体验全家福 细味菲林中的旧香港

    新闻观看次数:5.8k
    香港時間
    01月29日(三)
    15:39更新13:38建立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1/4
    有机构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连串文艺活动,展示昔日影楼布置,更有非影楼的日常家庭相,展现香港家庭和生活的情景,让大小朋友重拾昔日影楼的氛围。项目策展人吴文正接受《东网》访问表示,希望透过是次照相馆展览连结多个世代香港人,面对数码时代的威胁,近年有很多照相馆都已经“执笠”,感到很可惜,故透过是次展览故事讲述传统照相馆的发展脉络外,亦想重拾旧香港的回忆。他又称现今的家庭定义是“自己一个人都可以叫家庭”,故展览亦带出近代社会对家庭的概念转变。
    非牟利文化机构文化葫芦,即日至2月18日于中环街市举行“家家照相”展览,回顾从上世纪60到80年代,香港流行上影楼拍摄全家福,也是影楼业的黄金时期。能够到影楼拍摄,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件隆重的事情,大家趁农历新年,去发廊恤发,穿上新衫,到影楼拍摄充满仪式感的全家福,留下难忘的回忆。展览分别搭建两个截然不同的影橱,背景以超现实概念和传统美学装潢设计,供市民尽情“打卡”和家人影全家福留念,期间亦会邀请学者和影楼老问一起参与讲座,跟大家分享箇中故事和历史,而一系列充满寓意和趣味的工作亦会同期进行。
    照相馆老板或师傅会用传统方式拍摄菲林照片,影相、冲晒、执相等工序全以人手操作,但该项罕有的传统修图技术即将失传。在早期黑白相的年代,每一间照相馆例必自设黑房,当中大多设备简陋,地方狭窄只能容下一人,这边厢操作放大机,转过身就将照片放进药水盘冲洗,头顶还挂着一张张湿漉漉的相片。黑房可说是一间照相馆的心脏,每间黑房有其独特个性,皆因不同师傅的冲晒手法各异,有些整齐有序,有些却凌乱不堪。黑房师傅们凭经验判断菲林的厚薄,选用适当的相纸配合,务求冲晒出色调柔和、反差适中的相片。有时他们更会因应要求,尝试以色调分离,杂锦并合等独特黑房技术去处理。
    吴文正表示,时下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拍照,有人特意将影楼内的旧影相机复修,“变成咗一啲新想做嘅行业,将佢变成主动式,系收到命令后,我就去影楼、或者到婚宴同人影相”,他慨叹这是时代,“无办法永远都系呢啲野”,但能够保留到这些珍贵的相片已经十分难得。
    旧时到影楼拍摄全家福是隆重的事情。(余思岚摄)
    展览故事讲述传统照相馆的发展脉络。(余思岚摄)
    近年有很多照相馆经已“执笠”。(余思岚摄)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