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學者促政府勿削科研投資 指疫苗研發可應對疫情亦有助經濟發展

    新聞觀看次數:1.2k
    香港時間
    01月31日(五) 09: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學者指研發疫苗有助經濟發展。
    政府財赤近升億,各方面開支面臨削減,多名學者早前提交意見書,促請政府不要削減對高等教育、人才培訓和科研投資。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今日(31日)接受電台訪問表示支持有關意見書的說法,指本港醫學科研成績卓越,若只因現時財赤便減少投資和科研工作,會浪費長久以來的努力,因此希望政府繼續支持科研基金,科研學界也可以多與相關產業機構合作,增加經費來源。
    劉又指,過去新冠疫情對本港經濟打擊大,將來的打擊可能會倍增,因此,現在就要做好準備,香港在疫苗科研基礎很好,如果再加多點投資推動本地研發,不但可以應對疫情,也可以將疫苗外銷到海外,幫助經濟發展,政府應看準本港科研優勢增加投資,這是經濟轉型的其中一個途徑。另外,與傳染病相關的研究,以及因應人口老化而產生的不少疾病,例如心血管病,也是非常值得投放資源進行更多研究。基層醫療亦同樣重要,是相對成本較低但高效益的科研項目,研究分析出的大數據有助醫療政策和疫苗推廣。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去年第四季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開幕,並由港大醫學院負責營運,劉指試驗所能提供一個平台,統籌本港公私營醫療研究機構,進行臨床研究工作,包括把部分程序統一進行,整體時間便會加快。科研項目研究涉及投資,亦要進行篩選病人的工作,但一般研究人員未必清楚當中程序,亦未必有足夠時間去做這類工作,故期望日後的臨床試驗所,可以在這些地方提供協助。
    臨床試驗所其中一個研究項目為港大自主研發的愛滋病疫苗研究,劉指愛滋病疫苗由計劃、至開展第一期、再進入第二期研究需時10年,希望臨床試驗所協助科研團隊接觸更多醫療和監管機構,理順第二期研究,又指試驗所據他所知,很快會在廣州的醫院開展愛滋病疫苗第二期研究,將有助加快再擴展至第三期和申請註冊。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